西安科技创新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继续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水平,完善仪器设备共享、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专利申请前评估、技术交易信用贷等工作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西安科技创新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来源:中国网2023-01-1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军介绍了科技创新方面相关工作情况。他表示,过去的一年,西安市科技工作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引领,聚力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李志军用一组数据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说就是“高、科、技、研”四个重要科技创新数据指标持续攀升。“高”是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增长超过36%。“科”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计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长超过28%。“技”是指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研”是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李志军表示,科技创新方面相关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有力。围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部署,西安市科技局加快布局建设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载体,有序推进国家阿秒光源、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成投运,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位列全国第二,算力填充率达到98。3%,助力260家创新主体实现智能化升级。空天动力研究院成为陕西省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正式授牌并启动。

二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一总两带”总格局加速构建,秦创原•上市企业园、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先进计算科技园等一批科创平台和产业园区加快布局建设。建成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西安电子谷等“三器”示范平台67个,新增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大飞机创新原等各类研发机构65家。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更加顺畅。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一院一所一校”模式不断开花结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通过成果转化累计组建高新技术企业41家,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个,已形成我国稀有金属领域最大的产业集群。西安光机所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6家,其中一半以上落户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试点孵化了铂力特、华秦科技、鑫垚陶瓷等57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一院一所一校”孵化的企业中,仅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就有5家。

四是创新名城品牌影响力逐步彰显。西安市科技局还成功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中国(西安)创新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创新名城建设稳步推进。去年,西安市有5家单位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名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2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西安由33位跃升到22位,提高11个位次,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

2023年,西安市科技局将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融入到高标准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西安实践中,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体系(“顶天”就是要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立地”就是要培育规模强大的科技企业塔字型成长体系),重点围绕“五个聚焦”攻坚发力:

一是聚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攻坚发力。凝心聚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布局,打造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继续推动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建设,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攻坚发力。推动全域秦创原建设走深走实,强化部门、区县、开发区工作联动,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协同发力,加快丝路科学城、秦创原生态科创岛、幸福林带秦创智谷、大庆智路科创城规划建设。围绕前沿热点材料、空天动力、绿色能源、光子、商业航天等领域,瞄准未来产业支持建设研发、验证、转化等功能型平台,推动西工大未来产业科技园、长安先导实验室建设,赋能产业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动能。

三是聚焦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攻坚发力。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开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和创新信用贷款试点,到2023年底,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0家。

四是聚焦激活创新要素攻坚发力。巩固科技成果“三项改革”试点成果,结合我市创新链和产业链实际,强化场景驱动,组织实施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继续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水平,完善仪器设备共享、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专利申请前评估、技术交易信用贷等工作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五是聚焦科技交流合作攻坚发力。加强跨区域合作,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实行更加积极、开放、高效的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面向全球打造一批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打造硬科技城市品牌,举办硬科技和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支持和服务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西安科技创新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023-01-16 05:51:20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

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军介绍了科技创新方面相关工作情况。他表示,过去的一年,西安市科技工作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引领,聚力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李志军用一组数据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说就是“高、科、技、研”四个重要科技创新数据指标持续攀升。“高”是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预计突破9700家,同比增长超过36%。“科”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预计突破11000家,同比增长超过28%。“技”是指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7%。“研”是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553亿元,同比增长9。4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18%,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

李志军表示,科技创新方面相关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加有力。围绕“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部署,西安市科技局加快布局建设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载体,有序推进国家阿秒光源、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超算(西安)中心建成投运,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位列全国第二,算力填充率达到98。3%,助力260家创新主体实现智能化升级。空天动力研究院成为陕西省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正式授牌并启动。

二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见效成势。“一总两带”总格局加速构建,秦创原•上市企业园、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航空产业两链融合示范区、先进计算科技园等一批科创平台和产业园区加快布局建设。建成沣东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西安电子谷等“三器”示范平台67个,新增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大飞机创新原等各类研发机构65家。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更加顺畅。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任务持续推进,“一院一所一校”模式不断开花结果,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通过成果转化累计组建高新技术企业41家,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6个,已形成我国稀有金属领域最大的产业集群。西安光机所累计投资孵化企业406家,其中一半以上落户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三项改革”试点孵化了铂力特、华秦科技、鑫垚陶瓷等57家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一院一所一校”孵化的企业中,仅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就有5家。

四是创新名城品牌影响力逐步彰显。西安市科技局还成功举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创投峰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中国(西安)创新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创新名城建设稳步推进。去年,西安市有5家单位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名单。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2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中,西安由33位跃升到22位,提高11个位次,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

2023年,西安市科技局将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融入到高标准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西安实践中,构建“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体系(“顶天”就是要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立地”就是要培育规模强大的科技企业塔字型成长体系),重点围绕“五个聚焦”攻坚发力:

一是聚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攻坚发力。凝心聚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布局,打造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从平台建设、未来产业布局、人才引培、科技金融结合、创新生态营造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继续推动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和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建设,一体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是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攻坚发力。推动全域秦创原建设走深走实,强化部门、区县、开发区工作联动,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大市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协同发力,加快丝路科学城、秦创原生态科创岛、幸福林带秦创智谷、大庆智路科创城规划建设。围绕前沿热点材料、空天动力、绿色能源、光子、商业航天等领域,瞄准未来产业支持建设研发、验证、转化等功能型平台,推动西工大未来产业科技园、长安先导实验室建设,赋能产业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动能。

三是聚焦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攻坚发力。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开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和创新信用贷款试点,到2023年底,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00家。

四是聚焦激活创新要素攻坚发力。巩固科技成果“三项改革”试点成果,结合我市创新链和产业链实际,强化场景驱动,组织实施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继续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水平,完善仪器设备共享、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专利申请前评估、技术交易信用贷等工作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五是聚焦科技交流合作攻坚发力。加强跨区域合作,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实行更加积极、开放、高效的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面向全球打造一批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打造硬科技城市品牌,举办硬科技和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支持和服务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引进来,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潘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