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飞宇 | 包惠僧的重庆岁月(三):包惠僧的日常生活
包惠僧为人潇洒、诙谐,大家都乐与亲近。

熊飞宇 | 包惠僧的重庆岁月(三):包惠僧的日常生活

2023-01-2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作者:熊飞宇

摘要:作为中共一大代表的包惠僧,抗战时期曾寓居重庆约七年半。基于其与陈独秀的特殊关系,两人在渝时亦多有交集。经考证,二者由汉抵渝的时间分别为:陈独秀是在1938年7月2日,包惠僧则在1938年10月,充分说明两人并未同行入川。包惠僧供职国民政府内政部期间,于户政工作贡献良多,其有关思想和实绩,值得梳理和总结。此间包惠僧在陈家桥的日常生活和交游,文中也略有呈现。

关键词:包惠僧;重庆;陈独秀;户政

包惠僧(1894-1979),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1921年7月,受陈独秀指派,与陈公博任广州区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2月,任黄埔军校代理政治部主任,时人称其为“后方政治部主任”,而指周恩来为前方政治部主任。1927年脱离中共党组织。1936年1月,在杨杰、周佛海的推荐下,被任命为内政部简任三级参事。1938年,擢升为首席参事,任参事处总核稿。1944年2月,调任户政司司长。抗战时期,包惠僧于1938年10月由汉入渝,1946年5月出峡,寓居重庆七年又半。

包惠僧的日常生活

包惠僧为人潇洒、诙谐,大家都乐与亲近。其任职户政司长,和同事及下属相处甚洽。1944年10月10日,部内举行庆祝“双十节”的文艺晚会,包惠僧亲自粉墨登场,扮演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延昭,但因未经排练,其台上举止,稍显失措,甚或忘词,以致大出洋相,引发阵阵哄笑。[20]

在陈家桥,包惠僧与谢缙云重缔婚姻。谢缙云为江苏武进人,自幼失怙。后流落至南京,在民众教育馆作缮写员。又经人介绍,任包惠僧家庭教师,并随之从南京徙武汉,再迁重庆。武汉时期,包惠僧与夏松云的隔阂即日渐深重,终至分室而居。

值得一提的是,此间,同为中共一大代表的李达,曾与邓初民过访包惠僧。1950年,在其《思想总结》中,包惠僧曾忆及此事:

一九四一年秋天,老友李达、邓初民路过陈家桥(内政部所在地)来看我,我请他们吃饭,在酒酣耳热的时候,我们谈起卢斌(他是老共产党员,后投到中统做鲁东行署主任被军统方面枪杀)的故事,我感慨地说:“他初到南京时我就劝他不要太积极了,现在的局势,革命没有我们的份,升官发财也没有我们的份,我们的唯一办法只有卖劳力以自活,好好的做人。”我是讽刺他不要干中统。我又说:“国民党是没有办法,共产党也不见得有办法。我呢?既不革命又不能反革命,只有打长工到死为止。”他们对我的牢骚也很感动。[21]

回忆中的时间有误。据《冯玉祥日记》,1939年3月23日,李达随冯玉祥一行抵达重庆[22],为之主持研究室工作;按《李达年谱》,李达离开重庆,是在同年9月。[23]以此观之,其寓居重庆,约有半年之久。

重庆时期,李达曾代邀邓初民、黄松龄为冯玉祥讲授“政治学”和“经济学”。邓初民是在1938年春,受聘于朝阳学院,任政治系主任。朝阳学院原在湖北沙市,后迁成都。黄松龄则系其同事。1946年(原文发表时作“一九三六年”,系误植)8月25日,邓初民“于陪都”写下《忆老友李达先生》,也曾谈及“讲演”事宜:1939年夏,邓初民在成都,接李达来信,代表冯玉祥将军,邀请其暑期内来渝讲演。冯玉祥官邸,本在重庆巴县中学(简称“巴中”)内,为避空袭,另有私宅在“离重庆七十里外之陈家桥”,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大院落”,“宽敞舒适,适于讲学”。每天上午讲课,下午休息。冯玉祥“率领卫士等若干人,每日听讲”,李达亦“在座侧耳倾听”。“共同起居饮食生活的”,还有吴组湘(通作吴组缃),“时为冯将军整理《我的生活》初稿”。[24]李、邓二人的联袂到访,即应在这段时间。

“牢骚”之外,包惠僧对时局的忧虑,也常化为诗歌。甲申年腊月二十日(1945年2月2日),在其五十岁寿宴上,包惠僧面向亲朋故旧,朗诵新作二首,叹问:“大局飘摇何日定?河山破碎几时还?”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包惠僧携眷随部东迁,离开了重庆。

注释:

[20]刘明远:《包惠僧逢场作戏》,载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53辑,武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版,第48—49页。

[21]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一大的湖北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316页。

[22]冯玉祥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五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25页。

[23]周可、汪信砚:《李达年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5页。

[24]邓初民:《忆老友李达先生》,《人物杂志》第9期,1946年10月1日,第13—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