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发展规划处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 田间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姜力菘)为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昨(16)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发展规划处组织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的乡村振兴行业领域知名教授、专家学者,赴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中梁镇,调研考察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建设情况,召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
乡村是嵌在沙坪坝城市中的宝贝,据介绍,通过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沙坪坝让乡村的产业更好统筹形态和业态,正建设出都市人向往的“诗意田园”。在片片雪花点缀下,专家团队先后走进三河村乡村会客厅、远山有窑乡村旅游项目、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三河艺术馆、萤火谷文创农场、中梁镇灿若湖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在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专家学者们了解到,这里利用闲置农房,吸引了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李清等多位大师,带着多项核心制瓷技术及专利来建设传统陶瓷烧制的柴窑、学生陶瓷研学区、艺术家创作区、学术交流区以及主题民宿和陶瓷生活艺术馆,以此吸引乡建人才,整合资源,与高校、职校联合培养陶瓷技术人才,带动就业与创业。
中梁镇灿若湖是沙坪坝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重要节点,以前,这里因建库时间早,库周污泥冲刷入库、周边污水直排水库,一度污泥淤积严重。近年来,灿若湖通过实施截污、清漂、清淤等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统一归集到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在周边进行田园综合整治、打造耕读研学休闲基地,让家门口的风景真正实现了“可望可及”。
在下午举行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务虚会上,李正国、王天祥、肖亚成、罗兴佐、李洪海、赵一舟、刘雪琴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艺术文化、乡土空间设计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并对下一步如何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整体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会上,市农业农村委发展规划处主要负责人指出,本次务虚会信息量大、“含金量”高,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要认真消化、充分吸纳,把金点子“种”到大地上。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承前启后,衔接推进;坚持分层分类,梯次推进;坚持内外兼修,全面推进;坚持登高望远,统筹推进;坚持突出特色,纵深推进。
沙坪坝区农业农村委、中梁镇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新闻多一点——与会专家学者重要观点整理: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教授李正国:科技创新方能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方能带动区域发展。乡村的发展要注重绿色导向,实现城乡、农旅、生态融合发展,不断推动成果共享工作。
在科技创新领域,要推进第一产业生产高效,第二产业产品高质、第三产业生态宜居,重点关注生物种业、智能装备、产后加工、数字乡村的创新优势。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王天祥:目前,乡村建设主要存在同质化、空心化、孤岛化的问题。要解决乡村同质化问题,就要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破局,乡村既要有绿水青山,也要有时尚和创意。 解决空心化问题,就要以艺术为媒介深入乡村,重现乡村艺术生产,为年轻人回流创造可能。解决 孤岛化问题,要注意建设乡村艺术链条,借助外向力量重新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执行院长、教授肖亚成:重庆作为一个大城市、大农村结构的城市,天然拥有农业强市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农村不仅仅是食品供给,也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故乡。要做好乡村振兴事业,必须加强农业供给,强化农业技术,深入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同时,逐步实现农村资产价值化、资产化、金融化,利用好农村资产沉淀,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城市资本进入农村,以此为基础发展精细化农业。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罗兴佐: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治理尤为关键,要注意整合闲置土地、闲置农居,办好乡村大课堂,教好乡村文化,这样才能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同时,要注意强化组织引领,注重选拔和培养第一书记,发挥第一书记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引入社会组织进入乡村,以点带面,持续推进乡村特色发展。
重庆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洪海:建议按照“加快建成国家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典范”的战略定位,坚持“用活好存量、激活好增量”原则,以 “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五个维度的国际级“好”的标准为主要参考,创建完善 “好”的评价体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度挖掘巴文化和巴渝文化本色,建设具有鲜明重庆文化(巴渝文化为主,巴蜀文化、巴楚文化、三峡文化为辅)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设计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赵一舟:在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设计实践中,要注重乡土设计的现代化,要合理利用乡村农房、工房、农田闲置空地,激发关联性的公共活动空间,逐步挖掘乡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