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结构推动外贸更强更稳
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2022年,我国沉着应对俄乌冲突、大宗商品涨价、美联储加息、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RCEP协议生效、数字经济、工业体系健全等优势,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稳外贸工作取得良好成绩,贸易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实现贸易顺差8776亿美元,连续6年保持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贸易始终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居民福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切实解决贸易大而不强、结构欠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突出问题,着力调整贸易结构,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服务贸易企业,推动外贸“马车”加速跑。
在优化贸易结构的过程中,创新驱动是一个关键要素。通过增加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比重,可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创新是大国竞争的焦点,哪个国家能够率先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新能源等高新技术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中确立竞争优势,哪个国家就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赢得主导权,在全球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为此,必须健全创新创业机制,加大研发成果转化投入,增强173个国家高新区发展动力和活力,吸引高端人才,尽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增强创新能力。应加大财政金融全产业链支持力度,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巩固中高研发投入类产业领先优势,加速推动我国从国际分工“微笑曲线”低端走向高端。
同时,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有助于打造更多世界一流的现代服务贸易企业,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从国际经验看,高收入国家是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服务业是其支柱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就意味着吸纳就业人口较多、具有绿色低碳优势的服务业将长足发展,其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增强。美国知识密集的通信、金融、商业服务业、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在全球占比较高,而我国服务业以生活型为主,技术含量和增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水平亟待提升,国际竞争力较弱,致使服务贸易长期保持数以百亿美元计的逆差,对外转移支付较大。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数字贸易发展。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培育世界一流服务业企业,提升我国在信息通信、物流、金融、技术服务、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中的国际竞争力,增加科技赋能作用,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
贸易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金融高水平开放。金融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可为贸易强国建设提供加速器和新动力。金融是现代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近年来,伴随金融制度型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上海建成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全球金融中心,我国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明显提升,突出表现为服务贸易中金融业规模不断扩大,由逆差转为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要推动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扩大金融业双向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去,增加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能力。要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创新金融服务渠道、产品和手段,为贸易企业提供更多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着力扩大贸易融资,帮助我国贸易企业拓展国外市场。要提高金融机构的国际化水平,重点在东盟、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一带一路”国家增设分支机构,根据我国贸易的区域结构变化,优化金融机构和网点的全球布局,为贸易企业提供及时、全面的金融服务。 (涂永红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