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制作 文史新成果——访《行千里·致广大——重庆人文丛书》总编室主任周勇教授
由重庆市政协牵头组织编撰的《行千里·致广大——重庆人文丛书》(以下简称《重庆人文丛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为全市人民送上了一份厚重的新春“书香大礼包”。

文化大制作 文史新成果——访《行千里·致广大——重庆人文丛书》总编室主任周勇教授

2023-01-19 来源: 重庆日报

微信图片_20230119225740

存文史、兴文化、育新人。由重庆市政协牵头组织编撰的《行千里·致广大——重庆人文丛书》(以下简称《重庆人文丛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为全市人民送上了一份厚重的新春“书香大礼包”。

这套丛书共12卷、400多万字、1500多幅图,纂撰并举集大成,点面并重呈全貌,古今并蓄出新意,图文并茂增美感,全景式巡礼重庆特色文化和人文精神,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微信图片_20230119225806

周勇

那么,《重庆人文丛书》有哪些亮点?对重庆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在学理上有什么贡献?日前,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这套丛书的总编室主任、重庆史研究会会长、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勇教授。

重庆文化的一次大制作

重庆日报:《重庆人文丛书》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一次文化大制作、一个文史新成果。作为丛书总编室主任,请你具体谈谈这套丛书“大”在哪里?“新”在何处?

周勇:首先是有大目标。我们努力编撰一套突出文化自信、山水礼赞、人文之旅、诗意表达特点的重庆历史文化读本。

其次是有新结构。《重庆人文丛书》以重庆人文精神为主线,以重庆文化体系为主干,以区域特色文化为依托,以诗书画专卷为映衬,形成“6+3+3”共12卷的整体结构。这就较以往有了宏大的气象。

三是有大体量。其中的“6”,就是主干文化六卷,全面展现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这是重庆的核心文化,是重庆文化体系的主干。“3”,就是特色文化三卷,展现重庆文化在各区县的不同样态。最后一个“3”,即诗书画三卷,由古往今来描写、描摩重庆的诗歌、书法、绘画精品辑录而成。12卷共计400多万字、1500多幅图,大体量、成规模、成体系地展现千姿百态的重庆文化。

最后是新形式。这套丛书以编为主、编写结合,通过梳理编辑历代名人、专家、学者们,记述、研究、书写、描绘、展示重庆历史和文化脉络的文献资料、艺术作品,书写了巴渝大地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人文风物,以“文而化之”的方式,彰显了重庆文化的精髓。

回答“重庆文化三问”

重庆日报:这套丛书历时四年编撰,出版的意义何在?

周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在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上开创新局面,提升重庆文化影响力。这套丛书就是最新成果。

多年来,我们常常会被问到:重庆有无文化?重庆文化有无体系?什么能够代表重庆文化体系?这三个问题,就是当代重庆文化人需要回答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重庆人文丛书》就是对“重庆文化三问”的一次总体回答。

重庆日报:具体而言呢?

周勇:这些论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更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对重庆文化创新创造重要的指引,指引着我们大规模、成系统地编撰这套丛书。

其次,《重庆人文丛书》是形象表达“行千里·致广大”人文精神和“重庆历史文化体系”的创新举措。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提出“‘重庆’二字可解释为‘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在重庆行千里,可以致广大”。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重庆人民的价值追求,已深入人心,成为重庆人文精神。《重庆人文丛书》就是承载这一精神的代表性载体,这在重庆文化史上是第一次。

再者,这套丛书是努力发掘“一区两群”文化内涵的第一次探索,推动了重庆各区县进一步盘点各自的文化家底,梳理自己的文化资源,总结、提炼各自的文化形态,从而进一步总结提炼出“一区两群”文化内涵,形成了重庆文化在区县——区域——全市三个层面的立体呈现。

《重庆人文丛书》更是重庆历史文化学界探索重庆历史文化的新贡献。目前,全国各省市已经编纂出版了一些关于本地人文类的大型丛书。《重庆人文丛书》从顶层设计、整体设计上,着眼于重庆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着眼于本土文化研究的基础建设,着眼于文化表达的整体观照和文化体系的层次贯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重庆文化的“四梁八柱”

重庆日报:你长期研究重庆的历史和文化,这套丛书对重庆历史文化有哪些新贡献?

周勇:这套丛书立起了重庆文化的“四梁八柱”,这是它作为重庆文化代表作的学理基础。

《重庆人文丛书》形象地表达了重庆人文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行千里·致广大”唱响了巴山渝水,已成为新时代重庆的人文精神。其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彰显了“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重庆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气质,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明的时代感。因此,重庆人文精神是《重庆人文丛书》的核心理念,而这套丛书则是重庆人文精神的文化载体。

《重庆人文丛书》贡献了重庆文化体系。直辖以来,市委持续不断地挖掘重庆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探讨、论述。党的十九大以后,重庆历史学界研究提出了“2+4”的重庆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各方共识,已经写入市六次党代会报告,成为“重庆文化的四梁八柱”。如今,它转化为规模宏富的《重庆人文丛书》,是对重庆文化在顶层的理论创造和贡献。

《重庆人文丛书》更推动了对重庆主体文化的新认识新表达。在重庆文化体系中,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都不同程度地进入过既往的表述中,但大都没有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理性论述,更少有对其进行过文化内涵的系统表述。这套丛书各卷用学理性的思维、理论化的表达,逻辑严密、论述精当地阐述了文化定义及其内容。较之过往,有面目一新的感觉,这是对重庆历史文化的新贡献,有的还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重庆日报:可否谈谈填补了哪些空白?

周勇:这集中体现在革命文化、统战文化两卷中。

溯及过往,重庆有革命历史著作,而缺革命文化著作。因此学界多年努力,呼吁梳理和创立重庆“革命文化”,使之进入并完善重庆文化体系。

《重庆人文丛书》设置了《重庆革命文化概览》专卷。这是“重庆革命文化”概念的第一次提出,也是这一文化形态第一次进入重庆文化体系。这是研究重庆革命文化,为“重庆革命文化”夯基立柱的第一次尝试。

其最大的特点是,它不按历史时序简单再现历史,而以“文化”为本位,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忠诚、先锋、坚韧、顽强、团结、豪迈”六种文化品格为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坚守信仰、永葆初心的“忠诚”,登高涉远、勇立潮头的“先锋”,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坚韧”,敢作敢为、屡仆屡起的“顽强”,海纳百川、万众一心的“团结”,指点江山、擘画新局的“豪迈”。第一次“一茎六穗”地勾勒出重庆革命文化的精髓所在。

学界既往虽有对“重庆统战文化”的研究,但并没有形成体系性的认识和成果。这套丛书设置了《重庆统战文化概览》专卷,大大推动了统战文化的研究和文化形态的构筑。这是“统战文化”首次进入省级历史文化体系,使重庆统战文化走出了“破题”的第一步。这在全国统战系统中都是走在前列的。

总之,《重庆人文丛书》是直辖以来重庆文化建设的一次大制作,是重庆人为自己的文化而奋斗的新记录,是重庆文化强市建设的新成果,也是重庆文化建设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在重庆文化在万里长征中走出的又一步。其成色将经受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检验,也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前行,创造无愧于历史、时代、人民的新成果。

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重庆日报:《重庆人文丛书》是重庆文化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是指引我们建设文化强市的路标。你在这套丛书的编撰中承担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

周勇: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重庆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学者,这次有幸担任这套丛书总编室主任,从事组织、谋划、编撰、写作、出版等工作;同时,还承担《重庆革命文化概览》卷主编。这些都是为重庆文化建设夯基立柱的工作。与我一起工作的还有在历史、文化、文学、文博、美术、书法、出版等领域最优秀的专家,因此《重庆人文丛书》是集体攻关的成果。

我研究历史多年,尤其对重庆历史多有心得。但是,这样系统地组织编撰重庆人文丛书还是第一次。因此,我始终怀着敬仰之心,为历代先贤、革命先烈立言树碑;我始终怀着感恩之心,整理文史前辈们留下的宏富厚重的文献宝库;我始终怀着探索之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站在重庆发展的新起点上,努力为中国为重庆奉献一部浸润重庆人文精神,闪耀时代光辉,彰显重庆文化特质的新作。

能够参与到这件仰缅先辈、泽惠后人的学术工作中,是我辈学者的幸运。能够为重庆这座伟大城市的文化建设做一点学术性的贡献,则是我们的责任。

“积跬步以至千里”“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必将激励我们常怀向学之志,永葆奋发之气,踏踏实实为着力培育重庆文化新标识做出新贡献。

《行千里·致广大—重庆人文丛书》书目

《巴渝文化概览》(王川平 主编)

《三峡文化概览》(刘明华 主编)

《重庆抗战文化概览》(黄晓东 主编)

《重庆革命文化概览》(周勇 主编)

《重庆统战文化概览》(林勇 主编)

《重庆移民文化概览》(蓝勇 主编)

《长嘉汇——重庆主城都市区人文巡礼》 (王增恂 主编)

《三峡魂——渝东北三峡库区人文巡礼》 (刘德奉 主编)

《武陵风——渝东南武陵山区人文巡礼》 (陈川 主编)

《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家笔下的重庆》 (王本朝 主编)

《巴字光流不夜天——书家笔下的重庆》 (曹健 主编)

《山色今朝画巨然——画家笔下的重庆》 (庞茂琨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