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置业需求下降 三四线城市去年新房库存攀升
1月28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3058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的数据增长了1.3%。全国百城住宅库存出现了连续49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态势。

返乡置业需求下降 三四线城市去年新房库存攀升

来源:澎湃新闻2023-01-31

1月28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3058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的数据增长了1.3%。全国百城住宅库存出现了连续49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态势。

资料指出,2022年住宅库存总体呈现月度拉升的态势,这和2022年住宅销售持续疲软的态势有关,该态势背后,也体现出各房企去库存方面陷入较大的窘境。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3360、26572和23126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增速分别为7.4%、-0.1%和2.0%。从城市结构看,一线城市的库存拉升态势较为明显,这和一线城市受疫情冲击较大、年底加快推盘等因素有关。而二线城市出现罕见的库存下跌现象,一方面说明受烂尾楼事件影响,二线城市新盘供应受冲击;另一方面也说明,四季度持续的购房政策,刺激了部分购房需求,消化了部分库存。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返乡置业需求在减弱,客观上也对去库存造成压力。

从个数来看,截至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有68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正增长现象,剩下的32个城市则出现了同比下降现象。具体城市看,珠海、杭州和三亚三个城市库存同比拉升较为明显,其同比增速分别为72%、56%和46%。而包括肇庆、苏州和长春的库存下滑速度较快,增速分别为-20%、-19%和-18%。总体上看,2022年全国百城库存攀升的城市数量较多,即约占七成。这也要求此类城市在2023年要继续做好住房消费刺激工作,积极有效化解库存压力。

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8.9个月,这意味着市场消化完这些库存需要18.9个月时间,即超过1.5年。资料指出,2022年属于去库存压力较大的年份,通俗解读为“房子难卖”。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10年以来,全国百城楼市共经历了三个去库存的最艰难时期,即出现过三个去化周期的最高点:(1)2012年2月,存销比为22.8个月;(2)2014年7月,存销比为20.9个月;(3)2022年6月,存销比为20.2个月。从该阶段划分可以看出,2022年实际上是最近8年去库存压力最大的阶段。

不同城市的去化压力不同。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2.4、18.0和21.9个月。总体上,一线城市去化周期相对好,二线城市居中,而三四线城市最大。三类城市去化周期都超过一年,说明销售压力都很大。

具体而言,2022年底,从排序可以看出,包括上海、济南和合肥的去化速度相对好,存销比分别为5.3、6.3和7.0个月。其中上海去化速度成为全国最好。在上海受到疫情冲击的较大压力下,上海楼市依然保持积极复苏、持续活跃态势,说明上海楼市的基本面向好,购房需求充足。总体上看,全国100个城市中,有39个城市去库存周期超过24个月即两年。此类城市更是需要用足用好购房政策、加快去库存,尤其要把“大力促进住房消费”作为2023年房地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其中,会议指出,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

各地发布的稳经济文件中也均提及住房消费相关表述。1月2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鼓励二手房交易与新建商品房销售享受同等补贴支持政策。落实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支持政策,对购买非住宅商品房实际用于居住用途且为首套刚需的,水电气暖等收费价格参照住宅标准执行。对抵押银行的二手房,在交易时可以“带押过户”,不用提前还贷即可办理过户。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临港新片区、五个新城人才住房支持政策,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土地平稳供应并优化结构,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返乡置业需求下降 三四线城市去年新房库存攀升

2023-01-31 05:38:40 来源:

1月28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3058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的数据增长了1.3%。全国百城住宅库存出现了连续49个月的同比正增长态势。

资料指出,2022年住宅库存总体呈现月度拉升的态势,这和2022年住宅销售持续疲软的态势有关,该态势背后,也体现出各房企去库存方面陷入较大的窘境。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3360、26572和23126万平方米,相比2021年底增速分别为7.4%、-0.1%和2.0%。从城市结构看,一线城市的库存拉升态势较为明显,这和一线城市受疫情冲击较大、年底加快推盘等因素有关。而二线城市出现罕见的库存下跌现象,一方面说明受烂尾楼事件影响,二线城市新盘供应受冲击;另一方面也说明,四季度持续的购房政策,刺激了部分购房需求,消化了部分库存。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返乡置业需求在减弱,客观上也对去库存造成压力。

从个数来看,截至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有68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正增长现象,剩下的32个城市则出现了同比下降现象。具体城市看,珠海、杭州和三亚三个城市库存同比拉升较为明显,其同比增速分别为72%、56%和46%。而包括肇庆、苏州和长春的库存下滑速度较快,增速分别为-20%、-19%和-18%。总体上看,2022年全国百城库存攀升的城市数量较多,即约占七成。这也要求此类城市在2023年要继续做好住房消费刺激工作,积极有效化解库存压力。

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8.9个月,这意味着市场消化完这些库存需要18.9个月时间,即超过1.5年。资料指出,2022年属于去库存压力较大的年份,通俗解读为“房子难卖”。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数据,2010年以来,全国百城楼市共经历了三个去库存的最艰难时期,即出现过三个去化周期的最高点:(1)2012年2月,存销比为22.8个月;(2)2014年7月,存销比为20.9个月;(3)2022年6月,存销比为20.2个月。从该阶段划分可以看出,2022年实际上是最近8年去库存压力最大的阶段。

不同城市的去化压力不同。2022年底,100个城市中一、二、三四线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分别为12.4、18.0和21.9个月。总体上,一线城市去化周期相对好,二线城市居中,而三四线城市最大。三类城市去化周期都超过一年,说明销售压力都很大。

具体而言,2022年底,从排序可以看出,包括上海、济南和合肥的去化速度相对好,存销比分别为5.3、6.3和7.0个月。其中上海去化速度成为全国最好。在上海受到疫情冲击的较大压力下,上海楼市依然保持积极复苏、持续活跃态势,说明上海楼市的基本面向好,购房需求充足。总体上看,全国100个城市中,有39个城市去库存周期超过24个月即两年。此类城市更是需要用足用好购房政策、加快去库存,尤其要把“大力促进住房消费”作为2023年房地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其中,会议指出,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

各地发布的稳经济文件中也均提及住房消费相关表述。1月28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鼓励二手房交易与新建商品房销售享受同等补贴支持政策。落实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支持政策,对购买非住宅商品房实际用于居住用途且为首套刚需的,水电气暖等收费价格参照住宅标准执行。对抵押银行的二手房,在交易时可以“带押过户”,不用提前还贷即可办理过户。

1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临港新片区、五个新城人才住房支持政策,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土地平稳供应并优化结构,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