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两江评 | 女厕里不容如此“护犊子”!
孩子虽小,教育事大。

【渝论】两江评 | 女厕里不容如此“护犊子”!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1-31

视频来源:天目新闻

 

这两天,一则有关于“六岁男孩上女厕所未关门,而我被他妈妈堵住辱骂”的微博引发网友关注。

起因是在哈尔滨一地铁站,当事人进入女厕时发现一男孩正在如厕却并未关门,当场表示“这是女厕所,男孩不能进来”。之后男孩的妈妈将其堵在隔壁坑位,要求当事人道歉,男孩的父亲以及另一女性也对当事人加以指责,言辞之中不乏侮辱性词汇。这样的辱骂大概持续了20多分钟……

微信图片_20230131162025
网络截图

这不是“妈妈带男童进女厕所”这个话题第一次引发热议。其争议点常常会被细节带节奏。我们将其比喻为是一场拔河的话,提醒女子算一方,护犊妈妈算一方,则评判争执的细节可能包括:孩子的年龄、提醒的语气、双方人数多寡、披露视频的完整性等等。

现在不少网友认为孩子母亲行为欠妥,做法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不少网友表示:“六岁都已经长这么大了,能独立上厕所了,为什么还要带过来?”“你这样喊,更伤害孩子”“这家长太自私了,就这么教育废掉孩子了”……

微信图片_20230131162031
网络截图

究其根本,大家的文明常识、道德底线以及对公序良俗的理解大体是有共识的:一是女厕所本就是提供给女性使用的;二是,性别意识应从小培养,6岁的孩子,已经是普遍大众意识中男孩能够独立去男厕的年纪;三是视频显示孩子爸爸也在附近,并不是妈妈独自带娃,男童为何不由爸爸带入男厕?如此种种,不合理也不合情;四是争执起,妈妈方人多,女子方只一人,这有恃强凌弱感;五是争执中,这位妈妈“你农村人啊”和后面的辱骂言语,咄咄逼人让人气愤……

当这位妈妈用崩溃嚎叫的口吻喊出“你伤害我孩子的心灵!必须赔礼道歉!”殊不知,“伤害孩子心灵”的并不是陌生人,而是此时此情此景的她,这是以爱护为借口的实质伤害:一是妈妈做了一个声音大就占理、人数多就占强的丛林法则错误示范,这样的言传身教,是一堂最糟糕的人生课;二是声称6岁还可以进女厕所,客观上会搅乱孩子的性别认知;三是将一件本可以轻松化了的小事闹得如此阵仗,不得理还不饶人,容易将孩子带入错误的是非观;四是以为父母溺爱护犊才是孩子需要的,很可能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最后育出一个“妈宝男”,在父母保护力量终将变弱的必然趋势下,孩子对抗社会锤打的能力将非常小;五是这个争执视频被如此曝光,孩子的生活是否会受影响,若长大后不小心看到,他是以这样的母亲为耻呢,还是引以为傲?

孩子虽小,教育事大。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对童心的呵护不是让他不受指责,而是要让孩子懂礼貌、明是非、知善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一些父母连基本的公序良俗都不放在心上,更别说教育好孩子了。

面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性别意识、其他女性的隐私,希望如此“疯狂”护犊子的行为能少一点,心平气和的理性教育和引导能多一些。当然,为了家长们不再尴尬,也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我们也呼吁城市基础建设上能多考虑一些“第三卫生间”。

作者:杨光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渝论】两江评 | 女厕里不容如此“护犊子”!

2023-01-31 16:19:26 来源:

视频来源:天目新闻

 

这两天,一则有关于“六岁男孩上女厕所未关门,而我被他妈妈堵住辱骂”的微博引发网友关注。

起因是在哈尔滨一地铁站,当事人进入女厕时发现一男孩正在如厕却并未关门,当场表示“这是女厕所,男孩不能进来”。之后男孩的妈妈将其堵在隔壁坑位,要求当事人道歉,男孩的父亲以及另一女性也对当事人加以指责,言辞之中不乏侮辱性词汇。这样的辱骂大概持续了20多分钟……

微信图片_20230131162025
网络截图

这不是“妈妈带男童进女厕所”这个话题第一次引发热议。其争议点常常会被细节带节奏。我们将其比喻为是一场拔河的话,提醒女子算一方,护犊妈妈算一方,则评判争执的细节可能包括:孩子的年龄、提醒的语气、双方人数多寡、披露视频的完整性等等。

现在不少网友认为孩子母亲行为欠妥,做法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不少网友表示:“六岁都已经长这么大了,能独立上厕所了,为什么还要带过来?”“你这样喊,更伤害孩子”“这家长太自私了,就这么教育废掉孩子了”……

微信图片_20230131162031
网络截图

究其根本,大家的文明常识、道德底线以及对公序良俗的理解大体是有共识的:一是女厕所本就是提供给女性使用的;二是,性别意识应从小培养,6岁的孩子,已经是普遍大众意识中男孩能够独立去男厕的年纪;三是视频显示孩子爸爸也在附近,并不是妈妈独自带娃,男童为何不由爸爸带入男厕?如此种种,不合理也不合情;四是争执起,妈妈方人多,女子方只一人,这有恃强凌弱感;五是争执中,这位妈妈“你农村人啊”和后面的辱骂言语,咄咄逼人让人气愤……

当这位妈妈用崩溃嚎叫的口吻喊出“你伤害我孩子的心灵!必须赔礼道歉!”殊不知,“伤害孩子心灵”的并不是陌生人,而是此时此情此景的她,这是以爱护为借口的实质伤害:一是妈妈做了一个声音大就占理、人数多就占强的丛林法则错误示范,这样的言传身教,是一堂最糟糕的人生课;二是声称6岁还可以进女厕所,客观上会搅乱孩子的性别认知;三是将一件本可以轻松化了的小事闹得如此阵仗,不得理还不饶人,容易将孩子带入错误的是非观;四是以为父母溺爱护犊才是孩子需要的,很可能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最后育出一个“妈宝男”,在父母保护力量终将变弱的必然趋势下,孩子对抗社会锤打的能力将非常小;五是这个争执视频被如此曝光,孩子的生活是否会受影响,若长大后不小心看到,他是以这样的母亲为耻呢,还是引以为傲?

孩子虽小,教育事大。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对童心的呵护不是让他不受指责,而是要让孩子懂礼貌、明是非、知善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而一些父母连基本的公序良俗都不放在心上,更别说教育好孩子了。

面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性别意识、其他女性的隐私,希望如此“疯狂”护犊子的行为能少一点,心平气和的理性教育和引导能多一些。当然,为了家长们不再尴尬,也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我们也呼吁城市基础建设上能多考虑一些“第三卫生间”。

作者:杨光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一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