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专家支招家长、学生、学校 三方齐心发力 破解“一网情深”
现在线上学习、各种作业和打卡都离不开手机、平板,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迷恋网络。

开学在即专家支招家长、学生、学校 三方齐心发力 破解“一网情深”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3-02-01

开学在即,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假期沉迷于电子产品,尚未调整学习状态。那么,学生和家长该怎么做?1月31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教育专家。

家长:帮助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现象——

有时候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是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现在线上学习、各种作业和打卡都离不开手机、平板,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迷恋网络。

支招——

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称,家长们要帮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阅读,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性游戏,或是带着孩子去逛逛公园、博物馆等等,以此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增加生活中实践活动,给他一些替代电子产品的选择,感受到真实生活的乐趣。

此外,家长还要帮助孩子筛选网络优质资源,引导孩子看看高分电影、纪录片等优质内容;更新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和工具,清除与学习无关的APP,营建绿色上网环境。

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使用规则

现象——

学生可以对手机使用时段、时长等方面与父母进行协商。

有些家庭目前实行周一到周四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娱乐,周五晚上和周末可以使用。

对手机或电脑需求较大时,可拓展到每天使用。

支招——

西南大学教育部老师张骞说,孩子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让“孩子+手机平板”的对立面,变成“父母+孩子”合作方,一起管控电子产品的使用。

如果孩子提出更长的使用时间,在不损害视力或睡眠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折中等方式,达成共识。

在实际执行中,孩子有时候可能不能立刻放下手机,这就需要家长在时间设计上提前作出考虑。

孩子可以和父母基于充分的亲子沟通,家长在手机使用上以身作则,树立家长的权威性。

学校:优化使用公约 为家长提供陪伴清单

现象——

孩子不沉迷于电子产品,要学校导引和家长示范双管齐下。

开学前,学校可以开展问卷调查,全面摸排学生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使用的内容、时长等真实情况。

支招——

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邹贤莲认为,利用开学前一周,家长与孩子复盘假期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继续延用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改进不足之处;

利用学校的评价系统,针对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如实评价,将孩子科学使用、守约行为转换为在校的积分,可用于兑换学习用品。

根据调查情况,优化电子产品在校使用公约和班级使用公约。

学校或班级可组织开展专题课程,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如:开展一堂关于手机使用利弊的班会讨论课,让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增强对手机的客观认识。

学校为家长们提供周末、节假日陪伴清单,并推荐相关家长课程。据重庆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婴幼儿时期过多使用

电子产品或影响今后成绩

研究人员发现,婴幼儿时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和执行功能发育,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成绩。

相关研究报告发表于1月30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小儿科》月刊。

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研究人员利用新加坡一项长期儿童成长追踪研究的数据,分析了其中437个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与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的关系。这些孩子随访时的平均年龄为8.84岁,他们分别在12个月和9岁完成了神经发育检查,并在18个月大时接受过脑电波检查。他们的电子产品使用状况由家长自行报告,12个月大时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为2.01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12个月大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对9岁时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多个测量指标有影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0日引述相关研究结论报道,婴儿时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与9岁时执行功能发育越差存在关联。

执行功能让人可以“计划、专注、记住指令并同时完成多种任务”,对情绪管理、学习、学术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更高层次的认知非常重要。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助理教授埃丽卡·基亚皮尼说,执行功能会影响人在社会、学术以及职业方面的成就。

基亚皮尼说,婴儿很难解读以二维方式呈现的信息,如屏幕上的信息,也很难区分幻想和现实。她建议家长要更多与孩子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学习情绪管理,而不是把他们扔给“电子保姆”。

美国儿科学会先前建议,不要给18个月以下婴幼儿使用任何电子产品,但用于视频聊天的产品除外。据新华社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开学在即专家支招家长、学生、学校 三方齐心发力 破解“一网情深”

2023-02-01 06:53:22 来源:

开学在即,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假期沉迷于电子产品,尚未调整学习状态。那么,学生和家长该怎么做?1月31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教育专家。

家长:帮助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现象——

有时候孩子爱玩电子产品,是因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现在线上学习、各种作业和打卡都离不开手机、平板,如果家长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迷恋网络。

支招——

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称,家长们要帮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比如运动、阅读,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性游戏,或是带着孩子去逛逛公园、博物馆等等,以此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增加生活中实践活动,给他一些替代电子产品的选择,感受到真实生活的乐趣。

此外,家长还要帮助孩子筛选网络优质资源,引导孩子看看高分电影、纪录片等优质内容;更新平板、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应用和工具,清除与学习无关的APP,营建绿色上网环境。

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使用规则

现象——

学生可以对手机使用时段、时长等方面与父母进行协商。

有些家庭目前实行周一到周四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娱乐,周五晚上和周末可以使用。

对手机或电脑需求较大时,可拓展到每天使用。

支招——

西南大学教育部老师张骞说,孩子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让“孩子+手机平板”的对立面,变成“父母+孩子”合作方,一起管控电子产品的使用。

如果孩子提出更长的使用时间,在不损害视力或睡眠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通过折中等方式,达成共识。

在实际执行中,孩子有时候可能不能立刻放下手机,这就需要家长在时间设计上提前作出考虑。

孩子可以和父母基于充分的亲子沟通,家长在手机使用上以身作则,树立家长的权威性。

学校:优化使用公约 为家长提供陪伴清单

现象——

孩子不沉迷于电子产品,要学校导引和家长示范双管齐下。

开学前,学校可以开展问卷调查,全面摸排学生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了解学生使用的内容、时长等真实情况。

支招——

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邹贤莲认为,利用开学前一周,家长与孩子复盘假期电子产品的使用情况,继续延用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改进不足之处;

利用学校的评价系统,针对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如实评价,将孩子科学使用、守约行为转换为在校的积分,可用于兑换学习用品。

根据调查情况,优化电子产品在校使用公约和班级使用公约。

学校或班级可组织开展专题课程,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如:开展一堂关于手机使用利弊的班会讨论课,让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增强对手机的客观认识。

学校为家长们提供周末、节假日陪伴清单,并推荐相关家长课程。据重庆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婴幼儿时期过多使用

电子产品或影响今后成绩

研究人员发现,婴幼儿时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和执行功能发育,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成绩。

相关研究报告发表于1月30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小儿科》月刊。

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研究人员利用新加坡一项长期儿童成长追踪研究的数据,分析了其中437个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与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的关系。这些孩子随访时的平均年龄为8.84岁,他们分别在12个月和9岁完成了神经发育检查,并在18个月大时接受过脑电波检查。他们的电子产品使用状况由家长自行报告,12个月大时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为2.01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12个月大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对9岁时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多个测量指标有影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0日引述相关研究结论报道,婴儿时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长,与9岁时执行功能发育越差存在关联。

执行功能让人可以“计划、专注、记住指令并同时完成多种任务”,对情绪管理、学习、学术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更高层次的认知非常重要。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助理教授埃丽卡·基亚皮尼说,执行功能会影响人在社会、学术以及职业方面的成就。

基亚皮尼说,婴儿很难解读以二维方式呈现的信息,如屏幕上的信息,也很难区分幻想和现实。她建议家长要更多与孩子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学习情绪管理,而不是把他们扔给“电子保姆”。

美国儿科学会先前建议,不要给18个月以下婴幼儿使用任何电子产品,但用于视频聊天的产品除外。据新华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