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
刚刚过去的春节,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楼镇八堡村举行的“村界杯”足球赛火爆网络。作为八堡村的传统,这里每年春节期间都会自发组织足球赛,而今年的“村界杯”足球赛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大年初七,吸引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上万名村民围观。
8支球队参加踢了7天,上万人围观
春节期间,沛县室外气温降至零下10℃左右,但丝毫没有影响村民踢球、看球的热情,球场被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
“我和其他爱好者负责组织协调,几名体育教师担任裁判,今年一共8支球队参加,从大年初一踢到初七,本来还要继续踢,因为担心影响大家的日常工作,便暂停了。”“村界杯”足球赛组织者之一李居海说。
今年54岁的李居海是七堡村村民,平时有自己的生意,足球是爱好。对于能参与到每年一届的“村界杯”足球赛,李居海非常骄傲,他告诉记者说:“附近村民都喜欢踢足球,一到春节,就会自发踢球。后来,参与的人多了,大家组织了几个队踢比赛,再后来,吸引了周边县的球队参与。十里八乡的村民也习惯了春节期间看比赛,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村界杯’规模了,这也成了传统,今年是第三届‘村界杯’了。”
在另一位组织者郭先生眼中,“村界杯”足球赛其实就是足球爱好者参加、组织和观看的盛会。“今年的比赛吸引了沛县、徐州足球爱好者组织的业余球队,后期吸引了青训队参加。比赛也没有什么赛程、赛制,大家提前约时间,约的哪天就哪天踢,比赛没有名次、没有奖品,图个乐呵,吸引了近万人观看比赛,把整个球场围得水泄不通。”郭先生说。
踢球历史久远 培养了众多专业足球运动员
“村界杯”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和当地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有直接的关系。
只要说起足球,李居海的教练、今年74岁的翟居义非常兴奋。“我们小时候就踢‘球’,但是那个时候没有足球,大家都踢用布、旧棉花缠在一起的布蛋子。后来为了买足球,村民便集资,一家出三毛、一家出五毛,没有一个人反对的,这样全村买了一个足球,大家一起踢。在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把粮食匀给踢球的运动员先吃。”
翟居义之前是八堡中学的体育老师,1974年回到村里当老师,也成为八堡村第一位专业的足球老师,从事足球教学39年,培养了上千个足球苗子。
八堡村村民对足球运动的喜爱从未停止,并且越来越深。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自发举行足球赛,当时八堡村村民就代表沛县参加了江苏省首届“要塞杯”足球赛,并且获得冠军,随后又代表江苏省出战1987年的全国第二届农民“农业银行储蓄杯”足球邀请赛,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在我们这里男女老少都喜欢看球、踢球,我们的体育课就是足球课。我虽然现在踢不动了,却是忠实球迷,去年世界杯期间,每天熬夜看球,几乎场场不落。”翟居义说。
“我们沛县还培养了大批足球苗子,先后在省队、俱乐部、国家队踢球,国脚李昂、前男青队何洪光、前女足守门员张艳茹也是我们这里的,我的女儿在江苏女足退役。上世纪80年代,徐州体校足球队有一半都是我这里的。”李居海说。
今年比赛期间,回家过年的沛县籍国脚李昂也现身“村界杯”现场,为参加比赛的年轻球员助力。
李居海告诉记者,目前的足球场原来是废弃的矿区,2019年政府组织填平,设计、设施和正规球场没什么两样。建成后免费向村民开放,没有任何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平时大家都在这里练习踢球,“村界杯”不收取任何费用。
“村界杯”火爆网络,参与者正在筹划将“村界杯”打造成一个常态化的比赛,而不仅仅在春节举行,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关心足球,希望将“村界杯”打造为一处营造足球氛围、培养足球苗子的好平台。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萍 仪首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