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渝论 | 多措并举让“归雁”返乡更有底气
最近,48岁的大李在重庆渝北举行的“2023年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上,顺利被当地企业录用。“在外工作想念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两年一直想在家附近找个固定工作。”大李说。春节假期结束,各地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新春招聘火热进行。在大量务工人员返岗就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归雁”选择返乡就业创业。各地从政策释放新机遇,让返乡创业有支撑;增加乡村产业发展,拓宽返乡务工渠道;加大技能培训,增强就业信心等多方面为越来越多的“归雁”选择返乡就业创业疏通渠道、铺路架桥。

政策释放新机遇,让返乡创业有支撑。家乡的创业环境越来越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在帮助解决用地、用电、贷款等各种问题上全力以赴服好务;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返乡入乡创业,措施包括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提速增效;在农民工的家门口设置“返乡人员服务点”,除了宣传发放返乡创业政策宣传手册外,还给予相应的一次性创业补贴。种种好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归雁”选择返乡就业创业有支撑。
增加乡村产业发展,拓宽返乡务工渠道。地方产业发展如何、能不能找到适合的岗位、薪酬待遇如何等问题,是“归雁”顾虑所在,要打消返乡就业人员的顾虑,比如依托重庆汽车产业优势形成特色配套产业,将产业下沉,有效提升就业承载力,当地一家4000多人的汽车企业,其中,有2560人是吸纳本地务工人员转移就业。近年来,各地农业等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产业兴,带来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增多,给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增强了吸引力。
保障“归雁”就业,拿出实招增加信心。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基础设施、子女教育、上升空间等方面也是返乡就业创业人员考虑的主要因素。要是能持续保障返乡人员在“家门口”打拼,还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拿出更多实招、办更多实事。 加大技能培训,增强就业信心。比如通过加大技能培训,结合市场需求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为稳定就业增加信心等。
通过多渠道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强乡村产业发展,无论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多渠道增加当地群众收入,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北鸣(渝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