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拒绝emo!华新实验小学携手“心育专家”给心灵“治未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韦燕 实习生 王秋如)教育关乎人性、人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位教育者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引领全校师生共同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特别邀请中共重庆市委四史专题教育专家宣讲团成员、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文国伟到校辅导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更是逐渐转变为热搜高频词,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尤其关注的重点。

那么,疫情后如何加强师生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2月3日,华新实验小学邀请重庆市委党校心理学副教授周矩走进校园,用一场“有深度”的心育交流会给心灵“治未病”,开启一堂“有温度”的心灵魔法课。
在面对一些不确定的事物面前,怎样才能轻松地应对恐慌、焦虑呢?讲座伊始,周矩抛出观点,让大家带着疑问走进当天的心理交流内容。
马丁路德说“即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京东副总裁蔡磊,突然发现自己患有渐冻症,但他依然乐观面对。”……
在周矩旁征博引的积极心理案例中,他以轻松、活泼、幽默的话语“拍案说法”、金句频出,以特定的视角让人在愉快中观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析、总结问题后面的原因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接纳人性的复杂性,我们内在‘情绪温度’才可能达到40-60°C”
“衡量焦虑与恐慌是否过度:能否有效的工作、学习、饮食、睡眠?”
“一个确定的、稳定的人生目标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生活中的压力、挫败和挑战。”
……
在周矩看来,某件事导致某种情绪不是必然的,关键是自己怎么看?周矩以“身心和谐,能量平衡”为主题,充分讲述疫情后该如何正确开展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帮助大家从心理不和谐到和谐,从能量短缺到能量充沛。“应付恐慌与焦虑,在于好好照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
周矩强调,在疫情之后,人们常见的心理困扰有焦虑,恐慌,无助,烦躁。这些情绪代表着自身出了问题,情绪能量被锁紧在身体里,但我们人体当中的情绪能量需要方向、流动和行动。情绪是一种快思维,是一种自然而直接的生命反应和体验,它本身没错,错的往往是对待处理情绪的方式。
为此,周矩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调适小妙招,收到大家的好评不断。
“在周教授的课上,大家都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听课过程轻松、愉快,课程内容有收获、有启发,希望学校能多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参加心理交流会的老师表示,这场交流会像一场“及时雨”为大家“解渴提气”,同时对提升自身工作品质,增强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据悉,一直以来,华新实验小学非常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帮助学生锤炼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校立足实际,多措并举,与心理专家团队衔接互补,开展了“阳光成长”主题班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常规心理健康课,每周一次的心理个辅等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全面筑牢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防线,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