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他们点亮华渝教育“出彩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韦燕)你相信光吗?再渺小的微光,也有“微光成炬”的力量,照亮教育这条“担当”“奉献”之路。
2月4日,在华渝实验学校“‘疫’路有我 ‘云’端相伴故事分享及表彰会”上,一群“微光使者”正在华渝这片教育热土上“发光发热”,娓娓道来一个个“感动华渝”的鲜活故事。
这些故事包含着师爱、感恩、陪伴、宽容、理解,婉转动人又直击人心……


一群有故事的教育人
“回顾+铭记”讲述教育里的坚守和感动
教育,用一句最浪漫的话说就是“我们在静静地等待花开……”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华渝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坚守教坛,战疫情、上网课,在和孩子们云端相伴的温暖时间里,用微光汇聚成“战疫星河”,用真情挚爱书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活动伊始,学校通过一张张照片、一帧帧画面、一句句暖心话语,在教导处主任邓远奎的带领下,温情回顾了疫情期间华渝教师坚守课堂、精研教研、幕后管理的精彩缩影,他们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行,保障学校“亮彩线上课堂”的底色与质量。

文能教书育人,武能前线抗疫。当天,除了表彰教师和团队的突出贡献,学校也将教师、家长、学生“‘疫’路同行”真情实感的经历和故事带到大家面前。
线上课堂中,一幕幕师生交流的暖人画面;家校沟通里,“一周一信”的耐心叮咛;师生交流下,一声声充满爱心的鼓励与表扬;社区内外,一个个化身“大白”的教师……都见证了“华渝的温度与热度”。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终于等到了,在2月1日这天,我被学生邀请共赴春天……”教师唐丹几度动容讲述《我与四七班的故事》,化身“唐医生”的她,以“望闻问切”的教育疗法帮助孩子完成线上学习的转化;“笨口拙舌”的她,在感染新冠期间,以心换心以信表牵挂,担忧每一个孩子的健康。

“家校共育”如何更好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学生邓濮希的妈妈以“关爱”“影响”“希望与祝福”三个关键词,讲述语文教师陈艳的工作点滴,感谢学校与教师的无私奉献。

“我们一起回眸,浮现眼前,那是生活的灵动与温情,我们一起讲述,沉淀时间,那是教育的坚守和感动。”随后,学生王依淳、教师谢崇林、德育处主任杨春容依次站在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教师们的感人故事。

场上,演讲者情绪饱满,为发生在教育里的每一个感人瞬间动情;场下,观众掌声阵阵,共情的讲述也深深地打动了场下的每一个人。
一所有温度的好学校
“重启+前行”继续书写出彩的“华渝故事”
一所有温度的学校,会让每个孩子在阳光下“出彩”的成长。
“从江北及江北教育人来看,疫情让我们从学校回到云端,从面对面到键对键,这是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的连环挑战,更是对教育教学形式变革的实战操练。虽然有的老师感染了,但仍然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同时,有的老师身披防护服,匆匆奔赴战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展现了教育人和华渝人的风采。”

在江北区教育工委副书记刘映柏看来,当天的故事分享会,就是华渝教育人陪伴华渝学子克服万难,交出的一份完美答卷。“他们用真情挚爱书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

作为教师,初心来自哪里,使命源自何方?在华渝实验学校校长封雷眼中,其实每位老师都在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成为榜样的力量,铸就华渝精神。封雷指出,老师们用凡人的微光,汇聚成战疫星河,为孩子们点亮成长的前路。正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才胜利完成了长达2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和称赞。
同时,封雷也强调,尽管疫情的阴霾已渐渐散去,但线上教学和教研的方法、经验值得认真复盘,进一步总结与提升。在未来的教育时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相交融的教育教学方式将会在华渝成为一种持续推进的样态,值得大家用心的关注与研究。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一个个教育故事,真实地记录了华渝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记录了教师们处理教育问题的机智,诠释了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相信在以后的教育路上,华渝人会更加努力,和孩子们一起编织更完美、更出彩的“华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