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⑦
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以下简称“推进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施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就业增收,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⑦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2-05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p><p>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⑦1
南滨路“彩虹集市”上,前来消费的市民数量众多。聚焦创业创新扩增量,重庆市着力培育夜市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报资料图片)首席记者 龙帆 实习生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p><p>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⑦3
九滨路上,市民在人行道休闲散步。近年来,九龙坡区对一批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实施“畅通、安全、舒适、美化”工程,大幅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珩 黄乔 云钰

嘉宾: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勇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黄政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黄明会

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以下简称“推进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施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就业增收,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归根到底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2月4日,本报邀请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参加“重报圆桌会”,看看他们如何谋划推进相关工作。

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未来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

更高质量就业,才能带来更高品质生活。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表示,按照推进大会要求,重庆人社部门将从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三个维度来落实。未来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

一是聚焦政策导向稳存量。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突出就业促进作用。建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适时调整优化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支持。深化川渝合作、鲁渝劳务协作,推进以工代赈项目,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拓展县域就业容量。

二是聚焦创业创新扩增量。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打造高质量创业载体,举办高水平创业创新大赛,培育“夜市经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每年扶持创业项目2万个以上,培育就业增长点。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建设零工市场和“暖心驿站”,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拓展就业新空间。

三是聚焦智慧就业提质量。深化智慧就业服务机制改革,迭代升级“一库四联盟”提质增效,汇集“公共+市场”数据,构建“就业大脑+智慧就业”体系,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和用工保障,智能预警失业风险;持续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就业创业导师队伍,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分类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强化人力资本联盟作用,构建人力资本发展先导区,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匹配。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在实现‘六个大幅跃升’的目标任务中,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的重要举措,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庆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市教育领域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下一步,市教委将把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纳入“2023年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大改革项目”,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争当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在全面、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家决策部署中取得新成效。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与区域布局,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提供坚实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是在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人才培养中展现新气象。推动全市职业院校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各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三是在推进部市共建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作出新贡献。以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抓手,健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重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大力培养重庆发展需要的智能人才和技能人才。

四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需求中赋予新感受。全面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评价机制改革,满足家长学生对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就业期待,让全社会切实感受到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五是在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创重庆新地位。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双高”“双优”领航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工程,有力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建设。

建好“成渝卫生健康圈”,让群众有更多健康获得感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表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紧紧围绕“机制一体化、平台畅通化、事项精准化、服务贴心化、区域协同化”五项目标,协同治理、共建共享,建设“成渝卫生健康圈”,助力打造成渝高品质生活新样板,让两地群众有更多健康获得感。

“一方面要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黄明会说,医疗服务方面,突出双核引领带动作用,统筹优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共同争取国家职业病医学中心、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推进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建设,全面开工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在成渝统一建设标准基础上,建设10个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推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川渝共建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建设。新增30-50个中医专科建设项目,提升川渝中医药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方面,全面落实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完善重要医疗物资和药品试剂互济互助机制,探索以“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医疗信息共享和危重病人共治,联合开展跨地区疫情应急处置。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打造“无胶片城市”,在18个市级医疗机构及5个试点区县开展数字医学影像服务试点,推动成渝影像互认共享。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力争今年底行政许可“零跑腿”办理事项达20%以上。推动成都、广安等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纳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在川渝毗邻地区开展120信息系统对接试点,统筹川渝跨界120应急救援服务。

同时,将坚持“优中选优、互相靠拢”原则,加快研究和修订两地行业政策,推进政策一体化,打破政策壁垒;争取国家出台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规划。

数读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就业

未来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

每年扶持创业项目2万个以上,培育就业增长点

卫生健康

突出双核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建设

全面开工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

在成渝统一建设标准基础上,建设10个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抓好5个方面工作,争当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资料来源: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卫健委)

专家解读>>>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西南财大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

生活品质能级跃升 “均衡性”尤为要紧

实施“一号工程”成效如何,最终要体现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域百姓生活品质能级的大幅跃升上。这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结果。

不管是提升城市能级、基础设施能级、产业能级、改革开放能级、生态环境保护能级,还是把重庆打造成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其最终目标都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老百姓的认同。

目前,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经济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产业能级最强的区域,城市建设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也处于全国前列。

但与此同时,需要清醒地看到,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圈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部分地区还存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社会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集中于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软硬件不协调、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这种“不均衡”,对整个经济圈生活品质能级造成较大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生活品质能级的大幅跃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全面、全方位、多维度去谋划与推动——

要夯实生活品质提升的“根基”。没有城市能级的提升,提升生活品质能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通过提升基础设施能级、改革开放能级、生态环境保护能级,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升教育、医疗、生活等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水平。同时,要以数字化提升治理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域治理体系数字化重塑,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提升生活品质才更有底气。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在提升产能能级中释放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创新创业和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让大家把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进而推动城市生活品质能级的整体提升。

要精益求精办好民生实事。生活品质能级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基本的民生实事的支撑。要聚焦百姓衣食住行,按时序稳步推进生活品质能级提升计划,努力使市民居住更加舒心、社区生活更加舒服、品质生活更加舒畅、生活消费更加舒享;通过推进职住平衡、夯实基础建设、提高公交效能、优化交通治理、实施政策引导和营造通勤场景行动,力求为市民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选择、实现快捷高效的通勤效率和舒适便利的通勤体验,更好地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重庆日报记者 程正龙 整理)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⑦

2023-02-05 07:05:42 来源: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p><p>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⑦1
南滨路“彩虹集市”上,前来消费的市民数量众多。聚焦创业创新扩增量,重庆市着力培育夜市经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报资料图片)首席记者 龙帆 实习生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p><p>
                        ——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谈高质量干好市委“一号工程”⑦3
九滨路上,市民在人行道休闲散步。近年来,九龙坡区对一批主要道路的人行道实施“畅通、安全、舒适、美化”工程,大幅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李珩 黄乔 云钰

嘉宾: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黎勇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黄政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黄明会

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以下简称“推进大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施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就业增收,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归根到底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2月4日,本报邀请相关市级部门负责人参加“重报圆桌会”,看看他们如何谋划推进相关工作。

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未来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

更高质量就业,才能带来更高品质生活。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勇表示,按照推进大会要求,重庆人社部门将从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三个维度来落实。未来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

一是聚焦政策导向稳存量。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突出就业促进作用。建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适时调整优化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支持。深化川渝合作、鲁渝劳务协作,推进以工代赈项目,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拓展县域就业容量。

二是聚焦创业创新扩增量。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打造高质量创业载体,举办高水平创业创新大赛,培育“夜市经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每年扶持创业项目2万个以上,培育就业增长点。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建设零工市场和“暖心驿站”,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拓展就业新空间。

三是聚焦智慧就业提质量。深化智慧就业服务机制改革,迭代升级“一库四联盟”提质增效,汇集“公共+市场”数据,构建“就业大脑+智慧就业”体系,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和用工保障,智能预警失业风险;持续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就业创业导师队伍,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分类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兜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强化人力资本联盟作用,构建人力资本发展先导区,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匹配。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在实现‘六个大幅跃升’的目标任务中,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的重要举措,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又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说,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重庆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市教育领域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下一步,市教委将把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纳入“2023年牵一发而动全身重大改革项目”,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争当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在全面、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国家决策部署中取得新成效。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促进科教融汇为新方向,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与区域布局,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提供坚实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是在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人才培养中展现新气象。推动全市职业院校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各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三是在推进部市共建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作出新贡献。以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抓手,健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重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大力培养重庆发展需要的智能人才和技能人才。

四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需求中赋予新感受。全面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评价机制改革,满足家长学生对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就业期待,让全社会切实感受到职业教育“大有作为”。

五是在国家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创重庆新地位。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双高”“双优”领航计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工程,有力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建设。

建好“成渝卫生健康圈”,让群众有更多健康获得感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黄明会表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紧紧围绕“机制一体化、平台畅通化、事项精准化、服务贴心化、区域协同化”五项目标,协同治理、共建共享,建设“成渝卫生健康圈”,助力打造成渝高品质生活新样板,让两地群众有更多健康获得感。

“一方面要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黄明会说,医疗服务方面,突出双核引领带动作用,统筹优化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共同争取国家职业病医学中心、国家妇产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推进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建设,全面开工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在成渝统一建设标准基础上,建设10个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推进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川渝共建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建设。新增30-50个中医专科建设项目,提升川渝中医药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方面,全面落实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完善重要医疗物资和药品试剂互济互助机制,探索以“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医疗信息共享和危重病人共治,联合开展跨地区疫情应急处置。

另一方面,持续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打造“无胶片城市”,在18个市级医疗机构及5个试点区县开展数字医学影像服务试点,推动成渝影像互认共享。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力争今年底行政许可“零跑腿”办理事项达20%以上。推动成都、广安等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纳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在川渝毗邻地区开展120信息系统对接试点,统筹川渝跨界120应急救援服务。

同时,将坚持“优中选优、互相靠拢”原则,加快研究和修订两地行业政策,推进政策一体化,打破政策壁垒;争取国家出台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规划。

数读生活品质能级大幅跃升>>>

就业

未来五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

每年扶持创业项目2万个以上,培育就业增长点

卫生健康

突出双核引领带动作用,持续推进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建设

全面开工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

在成渝统一建设标准基础上,建设10个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抓好5个方面工作,争当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资料来源: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卫健委)

专家解读>>>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西南财大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

生活品质能级跃升 “均衡性”尤为要紧

实施“一号工程”成效如何,最终要体现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域百姓生活品质能级的大幅跃升上。这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结果。

不管是提升城市能级、基础设施能级、产业能级、改革开放能级、生态环境保护能级,还是把重庆打造成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便捷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其最终目标都是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老百姓的认同。

目前,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经济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产业能级最强的区域,城市建设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也处于全国前列。

但与此同时,需要清醒地看到,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圈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部分地区还存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足、利用率不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社会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医疗、教育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集中于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软硬件不协调、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这种“不均衡”,对整个经济圈生活品质能级造成较大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生活品质能级的大幅跃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全面、全方位、多维度去谋划与推动——

要夯实生活品质提升的“根基”。没有城市能级的提升,提升生活品质能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通过提升基础设施能级、改革开放能级、生态环境保护能级,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升教育、医疗、生活等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水平。同时,要以数字化提升治理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域治理体系数字化重塑,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提升生活品质才更有底气。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在提升产能能级中释放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创新创业和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让大家把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进而推动城市生活品质能级的整体提升。

要精益求精办好民生实事。生活品质能级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基本的民生实事的支撑。要聚焦百姓衣食住行,按时序稳步推进生活品质能级提升计划,努力使市民居住更加舒心、社区生活更加舒服、品质生活更加舒畅、生活消费更加舒享;通过推进职住平衡、夯实基础建设、提高公交效能、优化交通治理、实施政策引导和营造通勤场景行动,力求为市民提供多元便捷的出行选择、实现快捷高效的通勤效率和舒适便利的通勤体验,更好地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重庆日报记者 程正龙 整理)

[责任编辑: 熊世华]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