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重庆非遗打开元宵·棕编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元宵灯会上,不仅有舞动的各色“游龙”,还有孩子们手中把玩的各色棕编小动物。
这个元宵,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棕编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乾波献上一条棕编白龙,从这里,感受灯会上的市井喧腾。
棕编,是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棕草制品,古来有之。长江流域的棕编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四川、重庆、贵州、湖南和江南等地。其中玩具类棕编以白色或棕叶原色(绿色)棕丝为材料,以编扣、结、穿等技法编制成稚拙可爱的鱼、青狮、白象等。
2011年,棕编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档案:
杨乾波,重庆市非遗协会会员,棕编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从小跟随父辈学习棕编技艺,并从以前的棕衣棕帽的基础上开创出许多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大山里的棕叶经过蒸煮烘干等过程,并在传统编织基础上融入多环扣编技艺,使作品造型更加生动。多次参加市内外展演活动,并获奖。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增加他们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棕编艺术的了解,长期在市内各大中小学传习棕编技艺。
文案、制作:杜典韵
设计:唐林
审核:阳东霞
监制:姜连贵
出品:重庆文艺网 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
鸣谢: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