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焦虑?专家:家长不必施压
青少年的心理可塑性强,早发现早干预,会使孩子更快康复和成长。

开学前焦虑?专家:家长不必施压

来源:金羊网2023-02-06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伟吟 沈丽娜

兔年新学期即将到来,不少家长和孩子却突然患上“开学焦虑”。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接诊了不少学生,他们多是希望趁着假期及时处理自己的心理困扰,以便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开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主治医师郭嘉表示,经历了去年因疫情长时间的网课以及寒假的休憩放松,重回校园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孩子们不仅在生活上有着方方面面的变化,心理上更受到不容忽视的影响。

“有些学生应对变化时可能出现不适应,担心作业太多、起床太早、跟不上学习节奏、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等,从而引发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反应,甚至抵触、逃避开学。”面对开学前的情绪反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郭嘉主治医师提醒,出现以下这些情况需要引起家长和孩子的重视。

1. 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或者掉眼泪;

2. 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或者早醒、易醒,睡不安稳;

3. 作息不规律,晚上熬夜,白天睡觉;

4.过分沉迷电子产品,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5. 不愿出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6. 提起上学就会各种身体不适,医院各项体检又没有发现明显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表现,家长需要怎么做呢?郭嘉建议:

1.家长首先需要认识到孩子可能出现情绪问题,需要心理帮助而不是浑然不觉;

2.家长不要因为即将开学,急于纠结孩子的表现,切忌过分批评、指责、打骂;

3.家长需静下心,耐心坦诚地倾听孩子诉说他们内心的压力;

4.接纳、认同孩子的压力,共同调整学业期望值,从家长层面减轻对孩子的施压;

5.增加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帮助孩子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

6.家长以身作则,不熬夜,不过分沉溺电子产品,不激烈争吵,尽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如果做到了以上措施,孩子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孩子不愿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不知如何着手去做,可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让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帮助家长和孩子。

郭嘉主治医师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偏差,是很常见的事情,就像孩子从小会感冒发烧一样,人的心灵也会经历这样的“波折”。正视心理问题,积极面对,不逃避不回避,是当代家长该有的态度。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可塑性强,早发现早干预,会使孩子更快康复和成长。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开学前焦虑?专家:家长不必施压

2023-02-06 06:15:56 来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伟吟 沈丽娜

兔年新学期即将到来,不少家长和孩子却突然患上“开学焦虑”。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接诊了不少学生,他们多是希望趁着假期及时处理自己的心理困扰,以便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开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主治医师郭嘉表示,经历了去年因疫情长时间的网课以及寒假的休憩放松,重回校园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孩子们不仅在生活上有着方方面面的变化,心理上更受到不容忽视的影响。

“有些学生应对变化时可能出现不适应,担心作业太多、起床太早、跟不上学习节奏、处理不好同学关系等,从而引发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反应,甚至抵触、逃避开学。”面对开学前的情绪反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郭嘉主治医师提醒,出现以下这些情况需要引起家长和孩子的重视。

1. 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或者掉眼泪;

2. 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或者早醒、易醒,睡不安稳;

3. 作息不规律,晚上熬夜,白天睡觉;

4.过分沉迷电子产品,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5. 不愿出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6. 提起上学就会各种身体不适,医院各项体检又没有发现明显问题。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表现,家长需要怎么做呢?郭嘉建议:

1.家长首先需要认识到孩子可能出现情绪问题,需要心理帮助而不是浑然不觉;

2.家长不要因为即将开学,急于纠结孩子的表现,切忌过分批评、指责、打骂;

3.家长需静下心,耐心坦诚地倾听孩子诉说他们内心的压力;

4.接纳、认同孩子的压力,共同调整学业期望值,从家长层面减轻对孩子的施压;

5.增加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帮助孩子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

6.家长以身作则,不熬夜,不过分沉溺电子产品,不激烈争吵,尽量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如果做到了以上措施,孩子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孩子不愿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不知如何着手去做,可带孩子去正规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让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帮助家长和孩子。

郭嘉主治医师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偏差,是很常见的事情,就像孩子从小会感冒发烧一样,人的心灵也会经历这样的“波折”。正视心理问题,积极面对,不逃避不回避,是当代家长该有的态度。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可塑性强,早发现早干预,会使孩子更快康复和成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马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