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 渝论 | 推动川渝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巴山蜀水,成渝双城。8项世界遗产、3个世界地质公园、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6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美丽的自然景致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让重庆成为全国旅游热门地。媒体报道,川渝两地已正式启动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申请设立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工作,力争把创新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川渝两地同处四川盆地,地处内陆地区,故“川渝”是一个地理概念。作为山水相连,阡陌相通的川渝,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只有两地共同参与并争创样本,才能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加强两地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共享文化旅游发展成果,促进两地文旅产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不仅是共同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需要,更是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需要。
四川和重庆合称巴蜀,且文化生活风俗上极为相似,在语言、饮食、风俗、艺术等各方面自成一体,故亦是一个文化概念。巴蜀的历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巴国和蜀国。特别是“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年代,巴蜀文化的几乎就是相融的一体。铸就巴蜀文化这块共有的品牌,不仅有利于探索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模式,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体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
自古以来,川渝两地山水相依、人文相亲,交往密切。近年来,川渝两地高位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两地文旅部门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努力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共建共享,牢牢树立起“共建经济圈”发展理念。两地旅游文化部门携手打造了巴渝文旅云,联袂建设“惠游重庆”“智游天府”等公共服务平台,还实现游客身份和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及跨平台核验认证,川渝游客可凭借“一码”游览两地近千家景区和文化旅游场馆,这一系列文旅大餐的推出,必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巴山蜀水情,川渝一家亲。在“双核”驱动之下,携手“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为两地当下重中之重的任务。要大力推动两地文旅资源共用、客源共享、市场共建,让巴蜀旅游成为一张世界级的名片,让旅游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两地人民,进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作者:肖水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