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两江评 | 景区抽水帮游客捞手机 如此服务初心可嘉

近日,有媒体报道,游客刘女士于1月28日在湖北咸宁药姑山古瑶村景区游玩时,不慎将手机掉入700米深的峡谷溪水中。由于手机上有很多重要资料,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求助景区,而景区工作人员调来了抽水机和发电机,经过8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手机终被找回。对此,有网友为景区点赞;也有网友质疑:劳神费力抽水8小时,值不值?游客是不是有特殊身份?
网民的质疑可以理解,这体现的是一种“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的监督精神,一种主人翁的侠者之气。公道自在人心,这样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较真”多了,客观上可以提升公民意识,有助于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网民质疑主要是两点,这游客身份是否特殊?景区这样贴心服务是不是存在特殊待遇?抽水8小时捞手机是否浪费公共资源,划不划得着?报道中也都得到了解释和回应。
面对质疑,景区回应体现服务初心可嘉。景区表示这不是特殊服务,只是认为游客刘女士的求助理由充分,“哪怕手机摔坏都不要紧,只要把里面的资料拷贝出来就可以了。”该诉求能让人理解,能让人共情共鸣。同时,景区表示“打捞手机也没有产生多少费用。”“景区位于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地,电池在水里面泡久了对水质也不好",这让打捞有其合理性。而对于值不值得这个质疑,景区表示“让游客满意就值得”。
而当事人游客刘女士无可非议。她恭谨地表达了求助,这是请求也不是强势地要求,在看到工人受累觉得麻烦太大也想主动叫停,事后多次想现金道谢付酬,被景区拒收费之后改为送锦旗表示感谢,对网友质疑自己身份也坦诚相告“只是普通游客”。答复网友在情在理,可以给许多问号拉直,可以足够将事实澄清,所有大多网友也就从“不信”转为“相信”。
正如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所言,游客表达诉求合理,网友适度质疑合理,景区竭诚服务合理,在此基础上,他还建议:“对于类似情况,游客也可以自己选择承担费用。”这就很吻合孔子所认为的“拾金应有偿”的理念,“子贡拒金”并不可取,“子路受牛”才最正确,“善者不亏,行之则远”,在双方协商下,如果景区提供额外服务需收取相关费用,游客愿意买单,这可以让服务可持续。
游客有所求,景区在不违规违法和不浪费公共资源情况下提供贴心服务,这是景区和游客的友好双向奔赴。过程中,网友质疑,游客答疑,都无可厚非。在文旅市场强力复苏的当下,我们乐见优质周到的服务温暖我们的旅途。
作者:杨光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