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如何稳客流 这些商家有妙招
今年春节,随着疫情政策调整,重庆餐饮业迎来客流高峰。如今,春节长假已经结束,节日潮退却后,餐饮业是否能延续之前的人气,商家又该怎么应对?
近日来,重庆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商家们各有高招,客流量和春节期间相比变化不大,未见明显回落。
高招一:让利促销,60岁以上老人吃面只需3元
2月5日上午8时许,位于江北区华新街车站附近的大碗英雄面。此时,店里已坐满顾客;门口还有几名顾客坐在塑料凳子上端着碗大口吃面;点餐处,顾客络绎不绝。

家住光华观府国际小区1幢的杨红正在吃面。她说,她是面馆会员,小面原价7元,会员价5元。“会员在这里吃东西都有7折优惠,价格便宜味道又好,面馆几乎成了我家的第二个‘食堂’。”
除了办会员,大碗英雄面的招数还有很多,但其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让利促销,以价格优惠吸引客流。
如,针对60岁以上老人,不管吃面,还是吃豆花饭,一顿饭只需3元。如果是普通市民,则是正常价格;如果办会员,则享受7折优惠。
“老年人其实吃不了多少,很多时候还会带着家人一起来,其实也是帮店里引流。”大碗英雄面负责人龚洪明表示。
除此之外,他们店里还有各种节日促销活动。比如重阳节当天,全市所有60岁以上老人来就餐都免费。通过各种促销活动,大碗英雄面一直保持一个很高的热度和关注度。目前,大碗英雄面有约4000名会员。节前节后,客流量无明显变化,天天是旺季。
高招二:推陈出新,每八九天就要上新菜
2月5日晚上6点多,南岸区湖滨路赵美丽火锅店,店里座无虚席,店外等位区还排起了长队。
顾客冯成权表示,春节在这里吃到的特色小吃很不错,没有想到才八九天,特色小吃就换了花样,他今晚专程来尝一尝,“他们的特色小吃是我常来吃饭的原因之一,比如现在的特色小吃醪糟冰豆花、辣香糊辣壳牛肉、外酥里嫩炸卤蛙蛙等,我都很喜欢。”
赵美丽火锅店负责人李杰娴表示,要想把客流量稳住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要迭代升级和持续创新菜品,让顾客味觉持续保持新鲜感。
“比如我们的特色小吃,一段时间后就会推出几个新品种。”她表示,除了特色小吃创新外,菜品在保持新鲜和品质前提下,也会推陈出新研发新菜品。
高招三:环境升级,酒楼里吃江湖菜
把路边摊的江湖菜,“请”进环境优美的酒楼,这一招让徐鼎盛天天是旺季。
2月5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渝北区兰桂大道徐鼎盛中央公园店门口,假山、鲜花、流水,加上灯光效果,酒楼形象很高大上。进店后,只见餐桌坐满就餐的顾客;吧台工作人员忙着给顾客结账;服务员来不及收拾餐桌,第二轮顾客已坐在餐桌旁开设点餐。
徐鼎盛中央公园店负责人表示,去年12月以来,他们店的生意一直很好,平时吃饭不预约要排队一轮,周末不预约几乎吃不到饭,春节以来更是天天爆满。
徐鼎盛民间菜负责人表示,生意好的秘诀是升级环境。“路边摊给人的感觉是环境差,但由于江湖菜味道好,吃的人就多。”负责人说,升级环境后,价格又没有多大变化,很快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客流量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
重庆烹饪协会秘书长彭渝丽表示,如何稳住客流量,上述几家餐饮企业在业内做得很出色,其做法很有代表性,值得借鉴。“餐饮企业要想稳住客流量,不仅要做出自己的特色,还要企业积极去开发新业务,研究新品种,拓展新的经营领域,有了消费新模式和新增长点,餐饮企业才能持久经营下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