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戚发轫寄语重庆八中师生:最高尚的爱是爱国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郭晓彤 实习生 王玉娇)寒假刚刚结束,《流浪地球2》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和极富想象力的科幻设定在校园里引起热烈讨论。什么是天?为什么要上天?怎么上天又怎么回来?
2月7日下午,重庆八中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教授做客“树人讲堂”,为9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题为《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的科普讲座。
当满头华发、精神矍铄的戚发轫院士走进树人楼大礼堂,在座师生齐声为他献上热烈的掌声。讲座上,他从“什么是天”开始,深入浅出地科普了航天的基础知识,并以亲历者的角度,生动有趣地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传统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密切相关。
回望我国航天发展的伟大历程,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从航天弱国到航天大国,我国数代中国航天人经过无尽的探索与追逐,将人类的勇气与坚毅,永刻于浩渺的星空。这种转变证实了伟大事业都是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戚发轫院士认为,“伟大的事业铸就了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又推动了伟大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梦想就是一种精神。”唯有心怀梦想、敢于创新、真抓实干,才能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才能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的更大更远,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今天的讲座不是要让大家都要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做出贡献,而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爱国。”戚发轫院士说:“老师把课教好了,学生把学习学好了,就是爱国。又如航天精神中最朴素的一点就是当国家有需要时,我们要及时‘站出来’!”
讲到这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师生们内心的震动久久无法平静。在问答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除了提出“黑障区”“天文望远镜”等与航天相关的专业问题,还有学生问道:我们文科生又能怎样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呢?这一提问再次让现场掌声一片。
学生徐晶晶听完讲座,感触颇深,“作为中国公民,无论今后是否投身于航天事业,都应该了解航天精神、感悟航天精神和传承航天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应当把航天精神切实落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奋发图强,在各个领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学生陈博闻说:“戚发轫院士他们在国内外环境非常复杂的情况下,无畏困难、攻坚克难,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航天成就,留下了宝贵的航天精神。这为今后准备从事科研工作的我提供了一种精神力量,毕竟科研道路比较艰涩枯燥,需要坚持不懈才能走得长远。”
高一教师、物理竞赛教练李泽颜致力于学校物理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他认为本次讲座在为学生拓展物理学科知识面的同时,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带来了一些想法和思考。
重庆八中校长周迎春则表示,此次讲座是学校“三层六元”融合课程体系的一次生动再现,目的是让孩子们更多地聆听大师的声音,感受科技前沿,濡染家国情怀,引领孩子们从简单地专注分数到坚定志趣,培育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未来能发展为卓越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