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乡村振兴|一个教授对话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路在何方?

对话乡村振兴|一个教授对话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路在何方?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2-10

文/王志章

贵州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村,面积1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人口5000多。2000年以前是远近闻名的省级特困村,均收入不足500元。在党支部书记唐书浪等一班人的带领下,遵循山上种茶、圈里养猪、田中养鱼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青田鱼、稻鱼共生米、畜牧、茶叶、辣椒、金银花等产业,一跃发展成为集体经济雄厚,社会治理有效,人均收入突破两万多,初步形成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格局,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王志章,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伊犁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同心圆智库”首席专家,长期从事减贫和乡村振兴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各一项、重点项目四项、一般和重大子课题项目四项,出版关于减贫和乡村振兴的专著7部,其中四部分别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在乡村振兴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见解,是多个国家级人才和科研基金的评审专家。

2023年2月7日至8日,王志章教授专程拜访了两路口村唐书浪书记,在其家中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并实地参观了村米厂、乡村建设、稻米共生等基地。

王志章(以下简称“王”);唐书记,很高兴在疫情结束后第一次出远门就到您这里来,一是探望您,二是也想了解一下乡村振兴的情况。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施几年来,您有何体会和感悟?

唐书浪(两路口村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唐”):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做好“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送给当下农村的及时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从最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今天的乡村振兴,不可否认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一个无争的事实,尽管中央在不同时期出台许多惠农政策,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中国区域之间差异很大,有些政策落地实,有成效,有些政策在一些特定区域,比如我们西部地区就很难完全兑现,单一的农业总体上是赚不到钱的,加之国家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中青年人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几乎全部是老人小孩,农村一天天沉寂衰败。就说我们村吧,2000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年人均吃粮不足300斤,740户农户中,有400多家为贫困户,有146家举家外出,全村几乎无年轻人,那才叫真穷啊。可现在不一样了,通过发展产业,绝大部分外出的中青年人都回来了,村上有充满了生机。

1

王志章教授对话唐书浪书记。刘力 摄

王:那您是如何把一个贫困村转变成今天这种程度的呢?

唐:2001年我被选上村党支部书和村主任时,尽管国家没有提乡村振兴,但我意识到要扭转农村落后的局面,就必须把班子建设好,把产业发展好,把机制创建好。要发展产业就必须要有钱。当时,我要求和我一同选上党支部的7个人用自己家里财产抵押各贷款10万元,贷上后就转到村财务账上,并还要写下保证,村上赚了钱归村集体,亏了本是自己的,大家都写了,我真是很感动。当年我们就用这70万将分散在各户的土地流转3200亩到村上,村委会组织成立水稻合作社,完全按照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等方式来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也不买谷子,而是碾成糙子米。这种生态米,当年就几十元一斤,供不应求,赚了钱,还本付息、支付土地流转费后村上还赚了几十万。后来我带上这笔不小的钱到了浙江,巧遇浙江大学发明稻鱼共生技术的一名教授,想请他来我们两路口村实地看看能否在3200亩稻田里养鱼。教授二话不说就跟我来了,在实地踏勘了稻田后,认为我们这里完全可以采用稻鱼共生技术。于是,我们村党支部一班人一拍即合,成立养鱼合作社,在同一片天地里拥有水稻种植和养鱼两个合作社,各司其职。第二年两个合作社大获成功,村集体赢利超出预期。从此,两路口村扬帆起航,在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上迈出坚实步伐,目前拥有青田鱼、稻鱼共生米、畜牧、茶叶、辣椒、金银花等产业,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了产业,“返乡”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全村仅有几百人在外地或当老板或当高级主管没有回来。有了人,就有人气,民风民俗又开始活跃起来,村里有了老年协会等各种组织。乡风也变好了,全村多年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和小偷小摸的事件,社会和谐,自治、法治、德治完美结合,走出了两路口村基层治理模式,2009年被民政部和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可以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扭住了这个牛鼻子,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四大振兴就会相互联动。

王:您认为产业振兴应该抓好哪些环节?

唐:发展产业,一是要立足现实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和能满足消费者心理的主导产业,切忌盲目跟风,看到别人能赚钱我们就跟风,这样会适得其反,实践也证明,这样是做不大产业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譬如,当时我们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种水稻但不是简单地买谷子,而是延伸至碾大米,注册商标卖产品,效果非常好。如今,我们不仅种植本村的稻田,而且还到其他村种植稻谷。稻谷多了,传统的碾米就跟不上了,于是村里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具有现代技术的传统米业场,仅在稻米及其米业的产值每年就有2000多万元,村集体可以盈利几百万。二是要有运行灵活的机制。如我们原来成立水稻合作社好不好,很好,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于是村上及时调整,发展种植大户,将3000多亩水稻分成六个种植大户,由他们按照村集体的要求来种,效果更好,既保证每个大户年收入在百万以上,也减少了村委会的管理环节,规避了矛盾,提高了效益,村集体获利不减反增,大家都很开心。又如在水稻种植大户插秧前闲置地里,由村集体免费提供种苗和人工费种洋芋,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可为村集体增加20多万元的收入。三是要有经济实力做支撑。发展产业肯定需要经费保证,但我们不能动不动靠国家、靠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计把集体经济做大,有了钱就可以办想办的事情。但做强村集体经济,要有公心,要有情怀,我们一个村振兴了,老百姓富裕了,我们当干部的也就有了一份成就感,也算为政府、为国家承担了一份责任。我常想,我们国家有五六十万个村,如果有一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或许国家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王:关于“空心”村,您认为如何解决当下这个问题。

唐:其实,早期我们村也特别“空心”,前面我已经说过,几乎没有年轻人,都想到城里务工赚钱。本质上讲,农业由于成本高、土地承包碎片无法形成规模经营,赚不到钱,可孩子要上学、日常生活要开支,怎么办,只好告别年迈的父母和妻儿外出打工,你说农村怎么不空心。要解决农村的空心问题。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发展产业,让村民不外出就能在家门口赚到钱,比如我们米厂一年就可以解决200多人的村民就业,工资还不会比外出挣钱少。有产业就可以聚人气,聚人气就可以重塑文明乡风。其次,要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到实处。很多年轻人外出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受到好的教育,看病方便,不想自己的下一代再重走自己的人生老路。如果家门口有好学校、好幼儿园上,看病方便,很多年轻人就不愿意出去了。再如我们村的幼儿园建的比城镇的还要好,年在园儿童达到300多人,不少还是来自外村和城镇的,村小学学生最多也有300多人,老师都很优秀,不离开家门就能享受到公平的公共服务,多好。所以说,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吸引和留住人。乡村振兴解决好“空心化”问题,首要还是要通过持续政策倾斜做大特色主导产业,留住或是吸引人回乡、返乡、下乡创业兴业。这样,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才能成为现实。总之,农业强国建设,西部地区的乡村不能缺位,必须振兴。

王:前面您谈了很多产业振兴方面的想法,您认为乡村人才如何振兴?

唐:这些年来,党中央为鼓励人才、科技、文化、教育下乡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也取得不少成绩,但总体来看,乡村的人才资源还是稀缺的,即使在我们这些条件较好的村,人才依然是短板,直接影响和制约乡村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我认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让一部分有文化、有知识、年富力强的人愿意返乡、回乡、下乡发展农业产业。我国每年有那么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就业压力大,能不能出台更加灵活的政策,如由国家设立“青年下乡种子金”,鼓励一部分高学历、有创业激情年轻人自带所学技术、独特的创意项目等自选一些村开展产业化转化,我想总会有成功者,项目成功了就会带动一批人,聚集一群人,惠及一个村、一个镇等,形成滚雪球效应。二是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当然,本土人才既有走出去的大学生、创业成功者,也有守候在家的。对走出去的大学生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愿意回来,譬如我们村就回来不少本村走出的大学生和外出务工者,对于这批人要提供平台、增加机会,通过传帮带、授权等,让他们尽快成长为本村治理的骨干力量和发展产业的领跑者。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党校也可以经常主办各种专题培训,让年轻人开阔眼界和思路,增长乡村振兴的见识;对已经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年满三年的大学毕业生,要求免费在相关涉农大学攻读农业发展硕士,不断提高农业强国建设的能力。农业现代化总要有知识、有担当、有作为的年轻人来干,我们应该有这种战略思维和制度安排。

王:您认为乡村文化振兴应该怎么抓?

唐:人们常说文化是灵魂。由于每个地方文化传统、资源禀赋不一样,在文化振兴方面,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利用乡贤创作出既有时代感、又能朗朗上口、便于传播的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打造本乡本土良好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全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凝聚力,譬如我们村就在发挥乡贤作用编撰“村志”,要让年轻人知道我们一路走来的历史,记住乡愁,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制度文化,通过讲好身边敬老孝亲故事弘扬孝道文化,规范每个村民的行为,通过一系列群体性活动调动每个村民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和美家园建设。同时,还要增加群体活动的频次,定期召开一些群众大会,主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增强集体意识。

王:凭您的实践经验,乡村组织振兴关键要抓好哪些事情?

唐:从两路口村的实践来看,乡村组织振兴,一是要选好关键的人,建立好“两委班子”。如果说当初不是我们一班人同心协力,秉公办事,甘于奉献,就不可能有两路口村的今天。当然,建好班子,班长最重要。既然上级组织和群众选择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把工作干好,但要干好当前中国农村工作,就必须学好悟通党的政策,拓展思维,理清思路,制定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就是了。二是除建强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外,要把各种组织如妇联、共青团、专业合作社理事会、村民小组和党小组、志愿者协会、老年人协会等建设好。

王:怎样才能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呢?

唐:目前,村民的自觉意识大大增强,尤其是随着农村告别柴火,今天的青山已经常在,但守住青山还不够,要怎么研究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财富,惠及老百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年,我们村在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体验产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才刚刚起步。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我们将在“生态佳”变“生态+”方面做好创意规划,着力做好“四个”打造,通过打造“生态+乡村”建美丽乡村,让群众住得舒心;通过打造“生态+立体农业”创特色品牌,让群众增收开心;通过打造“生态+文化”树文明新风,让群众充满信心;通过打造“生态+旅游”延产业链条,让群众坚定决心,真正把我们两路口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家园,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路子。

王:您认为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

唐:客观上讲,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在湄潭初步实现,可由于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不一致,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以及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模式有的可以借鉴复制,有的完全不可能,这就需要各地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探索。乡村美丽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现在尚显得过于宁静的美丽乡村在每个季节都能活起来、动起来、繁荣起来。乡村外观再美不能创造财富不行,老百姓既要面子,更要过上富裕生活的里子!这是当下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12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1ASH005)和贵州省重大专项课(21GZZB06)研究成果)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对话乡村振兴|一个教授对话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路在何方?

2023-02-10 14:34:18 来源:

文/王志章

贵州湄潭县复兴镇两路口村,面积1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人口5000多。2000年以前是远近闻名的省级特困村,均收入不足500元。在党支部书记唐书浪等一班人的带领下,遵循山上种茶、圈里养猪、田中养鱼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青田鱼、稻鱼共生米、畜牧、茶叶、辣椒、金银花等产业,一跃发展成为集体经济雄厚,社会治理有效,人均收入突破两万多,初步形成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格局,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王志章,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伊犁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同心圆智库”首席专家,长期从事减贫和乡村振兴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各一项、重点项目四项、一般和重大子课题项目四项,出版关于减贫和乡村振兴的专著7部,其中四部分别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在乡村振兴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见解,是多个国家级人才和科研基金的评审专家。

2023年2月7日至8日,王志章教授专程拜访了两路口村唐书浪书记,在其家中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并实地参观了村米厂、乡村建设、稻米共生等基地。

王志章(以下简称“王”);唐书记,很高兴在疫情结束后第一次出远门就到您这里来,一是探望您,二是也想了解一下乡村振兴的情况。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施几年来,您有何体会和感悟?

唐书浪(两路口村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唐”):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做好“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送给当下农村的及时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村从最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今天的乡村振兴,不可否认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一个无争的事实,尽管中央在不同时期出台许多惠农政策,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中国区域之间差异很大,有些政策落地实,有成效,有些政策在一些特定区域,比如我们西部地区就很难完全兑现,单一的农业总体上是赚不到钱的,加之国家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中青年人都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几乎全部是老人小孩,农村一天天沉寂衰败。就说我们村吧,2000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足500元,年人均吃粮不足300斤,740户农户中,有400多家为贫困户,有146家举家外出,全村几乎无年轻人,那才叫真穷啊。可现在不一样了,通过发展产业,绝大部分外出的中青年人都回来了,村上有充满了生机。

1

王志章教授对话唐书浪书记。刘力 摄

王:那您是如何把一个贫困村转变成今天这种程度的呢?

唐:2001年我被选上村党支部书和村主任时,尽管国家没有提乡村振兴,但我意识到要扭转农村落后的局面,就必须把班子建设好,把产业发展好,把机制创建好。要发展产业就必须要有钱。当时,我要求和我一同选上党支部的7个人用自己家里财产抵押各贷款10万元,贷上后就转到村财务账上,并还要写下保证,村上赚了钱归村集体,亏了本是自己的,大家都写了,我真是很感动。当年我们就用这70万将分散在各户的土地流转3200亩到村上,村委会组织成立水稻合作社,完全按照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等方式来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也不买谷子,而是碾成糙子米。这种生态米,当年就几十元一斤,供不应求,赚了钱,还本付息、支付土地流转费后村上还赚了几十万。后来我带上这笔不小的钱到了浙江,巧遇浙江大学发明稻鱼共生技术的一名教授,想请他来我们两路口村实地看看能否在3200亩稻田里养鱼。教授二话不说就跟我来了,在实地踏勘了稻田后,认为我们这里完全可以采用稻鱼共生技术。于是,我们村党支部一班人一拍即合,成立养鱼合作社,在同一片天地里拥有水稻种植和养鱼两个合作社,各司其职。第二年两个合作社大获成功,村集体赢利超出预期。从此,两路口村扬帆起航,在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上迈出坚实步伐,目前拥有青田鱼、稻鱼共生米、畜牧、茶叶、辣椒、金银花等产业,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了产业,“返乡”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全村仅有几百人在外地或当老板或当高级主管没有回来。有了人,就有人气,民风民俗又开始活跃起来,村里有了老年协会等各种组织。乡风也变好了,全村多年没有发生任何刑事案和小偷小摸的事件,社会和谐,自治、法治、德治完美结合,走出了两路口村基层治理模式,2009年被民政部和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称号。可以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扭住了这个牛鼻子,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四大振兴就会相互联动。

王:您认为产业振兴应该抓好哪些环节?

唐:发展产业,一是要立足现实基础,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和能满足消费者心理的主导产业,切忌盲目跟风,看到别人能赚钱我们就跟风,这样会适得其反,实践也证明,这样是做不大产业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譬如,当时我们严格按照传统的方式种水稻但不是简单地买谷子,而是延伸至碾大米,注册商标卖产品,效果非常好。如今,我们不仅种植本村的稻田,而且还到其他村种植稻谷。稻谷多了,传统的碾米就跟不上了,于是村里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具有现代技术的传统米业场,仅在稻米及其米业的产值每年就有2000多万元,村集体可以盈利几百万。二是要有运行灵活的机制。如我们原来成立水稻合作社好不好,很好,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于是村上及时调整,发展种植大户,将3000多亩水稻分成六个种植大户,由他们按照村集体的要求来种,效果更好,既保证每个大户年收入在百万以上,也减少了村委会的管理环节,规避了矛盾,提高了效益,村集体获利不减反增,大家都很开心。又如在水稻种植大户插秧前闲置地里,由村集体免费提供种苗和人工费种洋芋,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可为村集体增加20多万元的收入。三是要有经济实力做支撑。发展产业肯定需要经费保证,但我们不能动不动靠国家、靠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计把集体经济做大,有了钱就可以办想办的事情。但做强村集体经济,要有公心,要有情怀,我们一个村振兴了,老百姓富裕了,我们当干部的也就有了一份成就感,也算为政府、为国家承担了一份责任。我常想,我们国家有五六十万个村,如果有一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了,或许国家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王:关于“空心”村,您认为如何解决当下这个问题。

唐:其实,早期我们村也特别“空心”,前面我已经说过,几乎没有年轻人,都想到城里务工赚钱。本质上讲,农业由于成本高、土地承包碎片无法形成规模经营,赚不到钱,可孩子要上学、日常生活要开支,怎么办,只好告别年迈的父母和妻儿外出打工,你说农村怎么不空心。要解决农村的空心问题。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发展产业,让村民不外出就能在家门口赚到钱,比如我们米厂一年就可以解决200多人的村民就业,工资还不会比外出挣钱少。有产业就可以聚人气,聚人气就可以重塑文明乡风。其次,要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到实处。很多年轻人外出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受到好的教育,看病方便,不想自己的下一代再重走自己的人生老路。如果家门口有好学校、好幼儿园上,看病方便,很多年轻人就不愿意出去了。再如我们村的幼儿园建的比城镇的还要好,年在园儿童达到300多人,不少还是来自外村和城镇的,村小学学生最多也有300多人,老师都很优秀,不离开家门就能享受到公平的公共服务,多好。所以说,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吸引和留住人。乡村振兴解决好“空心化”问题,首要还是要通过持续政策倾斜做大特色主导产业,留住或是吸引人回乡、返乡、下乡创业兴业。这样,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才能成为现实。总之,农业强国建设,西部地区的乡村不能缺位,必须振兴。

王:前面您谈了很多产业振兴方面的想法,您认为乡村人才如何振兴?

唐:这些年来,党中央为鼓励人才、科技、文化、教育下乡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也取得不少成绩,但总体来看,乡村的人才资源还是稀缺的,即使在我们这些条件较好的村,人才依然是短板,直接影响和制约乡村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我认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让一部分有文化、有知识、年富力强的人愿意返乡、回乡、下乡发展农业产业。我国每年有那么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就业压力大,能不能出台更加灵活的政策,如由国家设立“青年下乡种子金”,鼓励一部分高学历、有创业激情年轻人自带所学技术、独特的创意项目等自选一些村开展产业化转化,我想总会有成功者,项目成功了就会带动一批人,聚集一群人,惠及一个村、一个镇等,形成滚雪球效应。二是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当然,本土人才既有走出去的大学生、创业成功者,也有守候在家的。对走出去的大学生要创造条件让他们愿意回来,譬如我们村就回来不少本村走出的大学生和外出务工者,对于这批人要提供平台、增加机会,通过传帮带、授权等,让他们尽快成长为本村治理的骨干力量和发展产业的领跑者。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党校也可以经常主办各种专题培训,让年轻人开阔眼界和思路,增长乡村振兴的见识;对已经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年满三年的大学毕业生,要求免费在相关涉农大学攻读农业发展硕士,不断提高农业强国建设的能力。农业现代化总要有知识、有担当、有作为的年轻人来干,我们应该有这种战略思维和制度安排。

王:您认为乡村文化振兴应该怎么抓?

唐:人们常说文化是灵魂。由于每个地方文化传统、资源禀赋不一样,在文化振兴方面,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利用乡贤创作出既有时代感、又能朗朗上口、便于传播的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打造本乡本土良好的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全村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积极向上、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凝聚力,譬如我们村就在发挥乡贤作用编撰“村志”,要让年轻人知道我们一路走来的历史,记住乡愁,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要通过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制度文化,通过讲好身边敬老孝亲故事弘扬孝道文化,规范每个村民的行为,通过一系列群体性活动调动每个村民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和美家园建设。同时,还要增加群体活动的频次,定期召开一些群众大会,主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增强集体意识。

王:凭您的实践经验,乡村组织振兴关键要抓好哪些事情?

唐:从两路口村的实践来看,乡村组织振兴,一是要选好关键的人,建立好“两委班子”。如果说当初不是我们一班人同心协力,秉公办事,甘于奉献,就不可能有两路口村的今天。当然,建好班子,班长最重要。既然上级组织和群众选择了我们,我们就应该尽心尽力把工作干好,但要干好当前中国农村工作,就必须学好悟通党的政策,拓展思维,理清思路,制定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就是了。二是除建强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外,要把各种组织如妇联、共青团、专业合作社理事会、村民小组和党小组、志愿者协会、老年人协会等建设好。

王:怎样才能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呢?

唐:目前,村民的自觉意识大大增强,尤其是随着农村告别柴火,今天的青山已经常在,但守住青山还不够,要怎么研究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财富,惠及老百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年,我们村在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体验产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才刚刚起步。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我们将在“生态佳”变“生态+”方面做好创意规划,着力做好“四个”打造,通过打造“生态+乡村”建美丽乡村,让群众住得舒心;通过打造“生态+立体农业”创特色品牌,让群众增收开心;通过打造“生态+文化”树文明新风,让群众充满信心;通过打造“生态+旅游”延产业链条,让群众坚定决心,真正把我们两路口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家园,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新路子。

王:您认为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

唐:客观上讲,乡村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在湄潭初步实现,可由于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不一致,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以及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模式有的可以借鉴复制,有的完全不可能,这就需要各地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探索。乡村美丽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让现在尚显得过于宁静的美丽乡村在每个季节都能活起来、动起来、繁荣起来。乡村外观再美不能创造财富不行,老百姓既要面子,更要过上富裕生活的里子!这是当下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最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12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1ASH005)和贵州省重大专项课(21GZZB06)研究成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