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以诗为径 郑渝高铁开启领略千年诗词风韵之行
春运期间,奉节站开启“诗词列车”,旨在抓住郑渝高铁开通带来的机遇,为川渝两地广大青少年搭建诗词文化交流平台。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近年来,以诗词文化为背景的文化IP带动全民赏诗词之美、寻文化之根、铸民族之魂。三峡是长江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是长江上游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曾有无数诗人文豪留下华美诗句。如今,我们乘着动车一览古人风采,在感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场景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在惊叹科技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

朝发夕至,绘出雅致壮美的水墨诗画。随着郑渝高铁穿越时空,奔腾而来的长江水切穿巫山,形成风光壮美的三峡景观,形成具有地域个性特色的多元文化。郑渝高铁从黄河到长江,如今只需四个半小时,便可寻迹这条诗词之路和人文之路,从先秦到唐宋,跨越时空,古今交融。有古诗词学者称,连通巴山渝水与中原地面的郑渝高铁,称得上“最雅致高铁”,它缀起了超越长江黄河,经中原、荆楚、川渝的古诗词文化艺术带,它将历史与现代结合,让文化与科技碰撞。乘“最雅致高铁”,感受最浪漫的诗词。
融合交流,串起平原山川的独特风韵。郑渝高铁不仅贯穿了我国的豫、鄂、渝三个城市,更是穿越三峡库区的第一条高铁,还联起了万州青龙瀑布、天生城遗址,奉节的夔门、白帝城等著名旅游景点,郑渝高铁像似一个颜料盘,将“巴蜀文化”和“商代文化”、“川剧”和“豫剧”、“山川”和“平原”在同一张宣纸上进行绘画,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这一张宣纸上,三峡工程和百万大移民无疑又是这幅画的重头戏,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三峡移民纪念馆内运用沙盘、浮雕、壁画、照片、投影、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方式,郑渝高铁带我们走进这一个个“舍小家为国家”的故事,向世界诉说着三峡文化的博大精深。
便捷舒适,助力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交通的便利、景区的提档升级让奉节这座诗城的荣光更加璀璨,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学者纷至沓来。郑渝高铁这条高效、安全、快捷的运输通道,极大缩短了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改变了三峡库区人民出行不便的困境,圆了渝东北三峡库区人民的高铁梦,云阳、奉节、巫山三地也成为了重庆市内居民周末、节假日郊游的好去处。高铁为三峡旅游提供了全新选择,“坐着高铁游三峡”“快旅慢游”正成为新的出行风尚。昔日偏僻闭塞的山区,如今“高路入云端”,过去艰难险阻的路途,如今已是“天堑变通途”。
天下诗人皆入蜀,行到三峡必有诗。铁路网在神州大地上越织越密,不仅拉近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让中华传统诗词文化发扬光大,让华夏五千年熠熠生辉。
作者:王娅 汪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