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开展信用提升行动 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为充分发挥信用机制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优化四川省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旨在通过实施信用培育、创新监管方式、推动信用共治等三个方面13项措施提升市场整体诚信水平,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实施信用培育,提升市场主体发展质量。一是开展市场主体信用培育。结合市场主体年报、注册登记、双随机抽查、监督检查和检验检测等工作,加强对市场主体诚信教育,守信指导,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二是推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在行政审批、知识产权代理等多个领域推行信用承诺制度,逐步形成承诺信息记录公示、守诺情况抽查检查、违诺处理、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的管理闭环。三是探索开展信用合规建设。指导市场主体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以守法合规为导向建立信用合规内控机制,引导市场主体通过信用合规建设提升诚信水平。实施风险探测和主动预防,加强宣传引导,及时预防、化解风险,提升合规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推动信用合规正向激励。探索建立信用合规正向激励机制,提升市场主体自身信用水平和品牌培育意识,将信用合规建设情况、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等作为市场主体评先评优的重要考量因素。
创新监管方式,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一是加强信用风险监测预警。依托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发现企业突出信用风险,及时发送信用风险提示,指导帮助企业防范化解失信风险。二是推行事前失信警示提醒。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逐步建立完善失信警示提醒制度。三是实施差异化阶梯式监管。不断强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在食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的同时,统筹行业风险防控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进实施差异化监管。四是探索触发式监管模式。对信用风险低和信用风险一般的非重点监管行业的企业,实施以定向风险预警触发精准监管响应为主要监管方式的触发式监管,对触发风险预警的市场主体,实施精准抽查检查,推动市场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有事必查”。五是深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四川省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适用规则》要求,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市场主体暂不从事经营活动或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引导其办理歇业备案或注销登记。六是建立公示信息容错机制。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市场主体填报公示的一般状态信息有误或明显错误的,可以允许市场主体修改,不直接作为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等情形处理。
推动信用共治,营造诚信经营市场氛围。一是推动信用联动共用信用信息。加强信用信息分析利用,为政府决策、行政监管和市场主体经营提供参考。拓展信用信息应用场景,鼓励各地通过部门合作、“政银合作”等形式,与有关部门和银行等机构开展信用信息对接,提供客观反映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信用信息,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进一步享受退税减费和金融扶持等政策红利提供信用支撑。二是提升诚信水平共建诚信市场。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话、短信、告知书、提示函等多渠道多形式,主动告知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条件、途径和程序。优化信用修复渠道,开通线上线下信用修复“双通道”,实现信用修复“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助力失信市场主体重塑信用,重回发展快车道。三是弘扬诚信文化共享诚信环境。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充分运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知识产权宣传周、质量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开展诚信经营宣传。发挥社会组织共治力量,支持行业组织、信用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工作,发挥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开展行业领域信用服务,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