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大师进课堂,方寸叶片间讲述非遗之美
“叶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技艺。一片普通的树叶要变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须经过选叶、清洗、浸泡、描画、雕刻、晾晒等几十道工序,往往得历时两个多月才能完成……”

日前,西大附中金州校区初一年级《叶雕》选修课上,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家黄继琳拿着一张巴掌大的叶雕作品,正为同学们娓娓讲述着叶雕的前世今生。
“这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堂《叶雕》选修课,新春新气象,我很高兴受邀走进课堂,带着孩子们一起,感受传统技艺叶雕的叶形美、色彩美、构图美、意趣美。”黄继琳告诉记者。
身为重庆市级非遗 (剪纸 )传承人、渝派剪纸的代表人物,黄继琳剪纸已有50余年。在她看来,叶雕属于民间剪刻艺术的延续,是利用已掌握的刻纸技艺,在叶片纵横交织的脉络上雕刻出图样,让自然的残缺来创造出叶片的另一种生命状态,方寸之间,魅力尽显。

为孩子们带来的选修课是精心准备过的,凝聚着黄继琳数十年艺术探索的经验。她从叶雕基础讲解开始,讲述叶雕的历史、步骤、特点、技法等入门知识。接着,她为同学们带来多叶形和多技法的作品展示。最后,她带着同学们手把手练习刻制作品,并予以及时指导和中肯点评。
“叶雕是一种可以变废为宝的独特的民间工艺,我们不能丢,要坚守传承和创新,让传统手艺迸发新活力,走得更远更好。”黄继琳表示,自己已经67岁了,之所以愿意受邀进校园授课,就是希望自己掌握的剪纸和叶雕等技艺能有更多传人,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重庆日报客户端 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