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外留学生在土耳其地震救援现场当翻译:在救援中感受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被信任的力量
重庆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志峰
结束了在此次土耳其地震最严重的地区——阿德亚曼市7天的救援后,2月19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土耳其语专业留学生王文琪回到了他学习的地方伊斯坦布尔大学。
闭上眼睛,与中国蓝天救援队在灾区开展救援的那些场景在王文琪脑海中闪过,过去几天,他是中国蓝天救援队队员们的“口和耳”,竭尽所能地向需要帮助的灾区人民伸出了双手。
报名当翻译
“保障中国救援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顺利沟通,是我最大的职责”
▲王文琪(左一)和其他土耳其翻译志愿者出发前在机场合影 受访者供图
王文琪今年读大三。2022年9月,他来到与川外有合作关系的伊斯坦布尔大学语言中心进行土耳其语的学习。此次土耳其大地震发生前四天,他刚刚通过土耳其语C1等级考试,有两周假期。
“伊斯坦布尔距离震中位置较远,所以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地震发生后,所有人都非常关心当地的情况,大伙都想为灾区做点什么。”王文琪也是如此。
有一天,在伊斯坦布尔的中国留学生群里,王文琪看到了赶赴灾区的中国民间救援力量有中文-土耳其语的翻译需求,他立刻报了名。第二天,他便在伊斯坦布尔机场与来到土耳其执行救援任务的中国蓝天救援队会合,一同飞往灾区进行救援。
作为跟随救援队的翻译人员,王文琪首先跟随救援队前往东部的马拉蒂亚省,两天后则被派往灾情更加严重的阿德亚曼市。
其实,早在队伍出发前,翻译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王文琪需要提前与土耳其管理部门协调,了解作业位置与信息,并请其派遣车辆将救援队送往救援地点。在工作现场,则需协助救援队伍与当地居民与军警、其他救援力量进行交流。
“例如在使用声音探测设备时,我会请周围人保持安静。”王文琪说,在救援的现场,上传下达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在需要当地救援力量配合时,则通过他来传达中方救援队伍的想法,例如指挥挖掘机师傅按照救援队需要的角度与方式进行工作,或是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当地人做什么。
“保障中国救援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顺利沟通,是我最大的职责。”王文琪说。
亲历救援现场
“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更需要好好休息”
▲王文琪(右四)和国际救援人员在地震灾区烤火取暖 受访者供图
“这是我第一次离地震这么近,也是那么真切地感受到生命被尊重与信任。”短短几天里,王文琪感触良多。
在阿德亚曼的一处危楼内,当地人告诉救援队,楼内还有幸存者。但经过反复确认,救援队只发现一个不幸遇难的小男孩,男孩的身体被楼梯栏杆死死压住。
尽管如此,蓝天救援队还是与当地救援力量配合,先做支撑,稳固楼房,冒着生命危险多次进入危楼,将男孩身上的栏杆剪断,最后抱出了男孩的遗体。
“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这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王文琪鼻子有些发酸。
前往灾区前,王文琪还有些担心:到了灾区会不会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但抵达之后,这些顾虑全都打消了。
在去往工作地点的路上,救援队员为了减轻负重,都只带着装备,然而当返回营地时,却发现行李的口袋里装满了零食和饮料。当地的群众看到他们都会点头致谢,并友好地拿出饮用水和充饥食品。
让王文琪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地夜晚天气寒冷,灾区人民有时在火堆旁烤火取暖,见到救援队员过来,就立即主动让出离火堆近的位置。“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更需要好好休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拉着王文琪的手说。
与队员们结下深厚友谊
“每一天都要努力做到最好,尽量不留遗憾”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王文琪和救援队的叔叔、大哥哥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队里有一位来自贵州的大叔,他已经快50岁了,却总是冲在最前面。”王文琪告诉记者,但是有天早上到了救援地点,这位大叔却没有上废墟,只是坐在外围的椅子上休息。等他走过去,大叔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连续的工作常常错过吃药的时间,导致他的高血压这几天有点严重,怕上了前线拖了队员们的后腿。
然而到了中午,废墟中工作的队友回到休息地点时,大叔早已把食物和水准备好了。“你们在前面工作,我因为身体原因去不了,那就帮你们把后勤搞好,让大家一回来就能吃上饭。”大叔说。
王文琪跟组的救援队员来自国内各个地方,有时候,他们叫王文琪为“翻译”,有时候也直接叫他“小兄弟”。坐着休息聊天时,救援队队员们就像亲人一般,叮嘱王文琪一个人在国外求学,要好好照顾自己。
“生命是脆弱的。”王文琪说,这次现场一线的救援也让他亲眼目睹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善良不分国界的大爱无疆。每到一处地方,当地人在知道他懂土耳其语后,都会上来问他,这里情况如何,这里还有活着的人吗?所有人都很牵挂,都很关心。
“接下来我会继续学好土耳其语,增加自己的词汇储备,提高阅读能力。”王文琪说,在土耳其的学习结束回国后,自己也打算参与一些社会实践工作,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经验,“每一天都要努力做到最好,尽量不留遗憾,随时为可能发生的一切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