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重庆史研究与转化取得了哪些硕果?新的一年,重庆史研究又将从哪些方面接续奋斗?
2月25日上午,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2023年工作会在渝中区枇杷山书院召开。会议首先由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周勇教授回顾研究会2022年工作、安排2023年工作。随后,范鹏、刘婧雨、龙伟、张怀玲、吴婧瑀等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来自綦江、大足、潼南、丰都、万盛等区县的专家学者也受邀参会,大家济济一堂,在热烈的氛围中,在温暖的春光里,共话重庆史研究光明的未来。
一批重要学术成果问世
2022年,是重庆史研究会收获颇丰的一年。“我们高质量完成并出版了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的重庆任务。”会议伊始,周勇对与会嘉宾说。
《复兴文库》是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其中,重庆史研究会专家领衔编纂的第二编第七卷《大后方的建设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九卷《中国向何处去的战略抉择》,共10册、400多万字。历经数十载、起步较晚的抗战大后方史研究,此次能如此大规模、成体系地添篇章于国史,尚属首次。
重庆史研究会还策划推出《重庆近代城市历史研究丛书》等重要学术成果。目前,《重庆近代城市历史研究丛书》第一辑(8种)已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齐,整体上反映了重庆史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展现了中青年学者的生机活力。
在会上,周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重庆史研究会2023年的初步工作安排。具体来看,今年,重庆史研究会专家学者力争出版一批重庆史新著作,如《先声——追求民族复兴诗文百篇》《红岩精神研究》《历史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研究》《对话初心:巴渝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图说》《重庆开埠史话》《荷兰盟友的重庆岁月》《重庆抗战志》《重庆史研究综述文集》等。
值得期待的,还有预计今年上半年出版的《抗战大后方版画运动史》。该书基于大量第一手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全面、深入地论述抗战时期大后方主流美术运动发生、发展的恢弘历史,专著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突显了这场革命艺术运动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让严谨的学术成果通俗化
在创新研究成果转化方面,重庆史研究会也作出了积极探索——
2022年11月8日,第32届中国新闻奖揭晓,《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获得新闻专题一等奖的殊荣。该专题倾注了重庆史研究会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他们携手华龙网,以通俗化、网络化语言,生动讲述一个个鲜活的革命先辈的故事,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线上浏览量突破3亿人次。
重庆史研究会的学术研究成果还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文博展馆的展陈提供了不竭源泉,为提升城市品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贡献。
据介绍,重庆史研究会联合出品的动画电影《火凤重天》已完成制作,即将上映。该片根据周勇2020年出版的《〈苦干〉与战时重庆》一书改编,用影视动画的方式,向观众揭示了奥斯卡获奖电影纪录片《苦干》得以产生的背后故事;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的展陈,则是以周勇等1983年出版的《重庆开埠史》框架结构为基础,直观形象立体地展现130多年前重庆的那段历史。
今年4月20日,大型情景国乐音乐会《弦上巴渝》将在重庆大剧院上演。“这场音乐会根据本会编撰的《重庆革命文化概览》一书,将重庆历史与本土音乐相结合,热情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巴渝人民,表达我们对在各个时期为重庆做出贡献的人和事的感激之情,是本会学术成果转化的又一新作。”周勇说,“让严谨的学术成果通俗化很难,但再难我们也要做。”
推动区县历史文化研究
重庆各区县历史,也是重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次会议邀请綦江、大足、潼南、丰都、万盛等区县的专家学者参会。在会上,綦江区文史学会会长周庆龙的发言引起了很多嘉宾共鸣:“没有区县历史,就没有完整的重庆史,期待更多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区县历史,从而让重庆史以更加厚重、更加璀璨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
2021年,重庆区县首个地方史研究会潼南区地方史研究会成立;2022年,重庆区县首个文化旅游研究院丰都县文化旅游研究院成立……成立学术机构,更好地研究地域历史文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文化支撑,正成为越来越多区县的共识。
周勇的一席话让许多嘉宾感到欣慰。他说,今年,重庆史研究会将整合力量,组织推动区县历史文化研究,力争召开一次以研究区县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座谈会;此外,还要协助大足、梁平、江津、丰都等文化大区(县)建立研究机构。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