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金16枚!重庆十八中在重庆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中一路“狂飙”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2023-02-26 20:24:04

听新闻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冯一鸣 实习生 李崇盈)近期,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2022年“奔跑吧·少年”重庆市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圆满落下帷幕。重庆市第十八中学18名游泳健儿劈波斩浪,勇夺佳绩:共获得了16枚金牌、5枚银牌、7枚铜牌,4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

此次锦标赛是重庆市2022年游泳项目唯一一项可授予运动员技术等级的赛事,队员们一路“狂飙”,用汗水搏得胜利,为重庆十八中满满的荣誉墙上再添一抹“荣光”。

图片1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参赛队员 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训练方法“软硬兼施”

家校共育学生未来

重庆十八中为何能在比赛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这离不开重庆十八中坚持“以体育人”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健体铸魂的特色发展之路。一直以来,学校始终传承“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双减”背景下,增质量、减负担,将体育时时刻刻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在体育锻炼、体育比赛中培养学生奋力拼搏、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品质,为江北区竞技体育方面不断培养后备人才。

每一滴汗水和泪水的付出,背后都有强大的“后援队”。

教练、班主任、家长“三线”齐抓。教练不仅要对队员单独聊天开导,与班主任及时沟通,还要和家长及时反映,为队员们心理状况组建强大的“后备军”。家校通过紧密沟通,携手为每一位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周末、节假日还是寒暑假,队员们不断地训练都在为每一次比赛做充足的准备。” 游泳队主教练陈加辉表示,“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是重庆十八中游泳队队员们的日常。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水上专项训练与陆上力量训练相结合;提供便捷的训练场地,教室与游泳池“两点一线”的无缝衔接;供应暖心运动餐,教练员以运动营养学为基础,与家长紧密配合,根据训练计划灵活地调整队员们的饮食搭配,满足每一位运动员训练后都能补充日常训练的营养所需。

大力促进“体教融合”

为学生成长强身健体塑造人格

在青少年成长中,体育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文化学习之外,身体锻炼、意志锤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体育则成为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深化体教融合,培养“运动达人”,体育教学不仅在于育体,更是在于育心。

“加油、坚持,我们再冲一个!”是队员们在训练中日常的互相鼓励,大队员带动小队员你追我赶,艰苦的训练成为了加油打气的能量场。队员们带着这份“正能量”,在比赛场中摘金夺银。

图片2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参赛选手准备比赛  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图片3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参赛选手比赛时  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在这次锦标赛中,新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王晨懿、乔伟杰、周俊呈、陈昊寅这四位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专注、刻苦、有冲劲!”教练陈加辉表示,学生们在比赛中总卯着一股劲,攒着一份力。

一直以来,江北区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结合“五个一点”活动要求,重庆十八中在未来三年将持续打造“两高一特”名校,全面提升“育人育才”品质。在体育比赛中,学校运动员们不断增强团队协作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遵守规则的意识。

体育的意义不在于应试,而在于强健体格、塑造人格。“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是重庆十八中一直秉承的办学理念。因此,为构建多元体育课程体系,夯实体教融合基础,学校基于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社团活动为补充,以体育赛事为促动,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实践以及体育比赛,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团队合作、勇敢顽强的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

据了解,重庆十八中自2013年游泳项目成功申报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后,高度重视游泳项目在校的发展,深入挖掘优秀游泳人才,不断创新育人方式,朝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努力。锦标赛打破市级六项记录,国家一级运动员数量不断增加…比赛取得的成绩是对重庆十八中游泳队伍综合管理的检验,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更为全区青少年游泳项目发展助添动力,助推学校加快建设“两高一特”名校。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游泳队合照 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责任编辑:肖启术
附件下载:
评论(0)
热点推荐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