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做好春耕春管工作 走阔产业提质增效“路”
人勤春来早,春耕春管忙。

秀山:做好春耕春管工作 走阔产业提质增效“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3-01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帆)“黄精苗成活率怎样?用塑料袋进行包装,对销售有影响没有?”人勤春来早,春耕春管忙。近日,秀山县隘口镇平所村黄精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当地十余名村民正对基地所育黄精苗进行起苗与包装,同时村上干部正对起苗情况进行检查。

隘口镇平所村抢抓春耕春管有利时节对黄精苗进行起苗。通讯员 杨帆 摄
隘口镇平所村抢抓春耕春管有利时节对黄精苗进行起苗。通讯员 杨帆 摄

“目前我们已育黄精苗76亩,约70万株,成活率达98%以上,能实现群众年均增收60万余元。”杨胜兵是当地村民,曾经他主要靠在外务工取得收入,2022年年初,在村上干部动员下,他选择回村参与黄精产业发展,通过探索实践,他逐步从产业技术“门外汉”升级为“土专家”,目前已是当地一名黄精产业技术员,正对村上干部介绍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村民杨胜兵(左一)正为村上干部介绍黄精产业。通讯员 杨帆 摄
村民杨胜兵(左一)正为村上干部介绍黄精产业。通讯员 杨帆 摄

秀山县隘口镇平所村位于平江河畔,是秀山县“三变”改革试点村。近年,该村通过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产业带动等举措,大力发展太空莲、茶叶、黄精等产业,持续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目前,该村农业产业近900亩,年产值120余万元,群众年均增收将近95万元,正有序推进春耕春管各项工作。

“开年上班后,我们镇就对今年的春耕春管工作进行了细化和安排。当前,我们镇各大主导产业春耕春管工作,正扎实有序的推进,预计将于3月上旬全面完成。”秀山县隘口镇镇长刘刚说。

村民正对黄精苗进行起苗与包装。通讯员 杨帆 摄
村民正对黄精苗进行起苗与包装。通讯员 杨帆 摄

2022年,隘口镇共生产茶叶鲜叶40万斤,产值达800万元;山银花鲜花产量突破200万斤,产值达1200万元,花农户均增收1.7万元以上;销售黄精种苗170余万株,收入120余万元。村集体实现收入139.44万元,村均收入超10万元,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分红收益19.6万元。同时,该镇利用电商产业,实现线下产品销售额489.8万元,线上产品销售额896万元,带动困难群众销售订单农业46笔,一条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之“路”,也被他们越走越阔。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秀山:做好春耕春管工作 走阔产业提质增效“路”

2023-03-01 10:36:22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帆)“黄精苗成活率怎样?用塑料袋进行包装,对销售有影响没有?”人勤春来早,春耕春管忙。近日,秀山县隘口镇平所村黄精基地一派忙碌景象,当地十余名村民正对基地所育黄精苗进行起苗与包装,同时村上干部正对起苗情况进行检查。

隘口镇平所村抢抓春耕春管有利时节对黄精苗进行起苗。通讯员 杨帆 摄
隘口镇平所村抢抓春耕春管有利时节对黄精苗进行起苗。通讯员 杨帆 摄

“目前我们已育黄精苗76亩,约70万株,成活率达98%以上,能实现群众年均增收60万余元。”杨胜兵是当地村民,曾经他主要靠在外务工取得收入,2022年年初,在村上干部动员下,他选择回村参与黄精产业发展,通过探索实践,他逐步从产业技术“门外汉”升级为“土专家”,目前已是当地一名黄精产业技术员,正对村上干部介绍产业发展相关情况。

村民杨胜兵(左一)正为村上干部介绍黄精产业。通讯员 杨帆 摄
村民杨胜兵(左一)正为村上干部介绍黄精产业。通讯员 杨帆 摄

秀山县隘口镇平所村位于平江河畔,是秀山县“三变”改革试点村。近年,该村通过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产业带动等举措,大力发展太空莲、茶叶、黄精等产业,持续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目前,该村农业产业近900亩,年产值120余万元,群众年均增收将近95万元,正有序推进春耕春管各项工作。

“开年上班后,我们镇就对今年的春耕春管工作进行了细化和安排。当前,我们镇各大主导产业春耕春管工作,正扎实有序的推进,预计将于3月上旬全面完成。”秀山县隘口镇镇长刘刚说。

村民正对黄精苗进行起苗与包装。通讯员 杨帆 摄
村民正对黄精苗进行起苗与包装。通讯员 杨帆 摄

2022年,隘口镇共生产茶叶鲜叶40万斤,产值达800万元;山银花鲜花产量突破200万斤,产值达1200万元,花农户均增收1.7万元以上;销售黄精种苗170余万株,收入120余万元。村集体实现收入139.44万元,村均收入超10万元,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分红收益19.6万元。同时,该镇利用电商产业,实现线下产品销售额489.8万元,线上产品销售额896万元,带动困难群众销售订单农业46笔,一条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之“路”,也被他们越走越阔。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