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研”“无学”的研学旅行,亟待规范治理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中小学生课外时间得到进一步解放。作为一种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于一体的校外活动,研学旅行在市场走俏。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研学游人数同比增长超650%,亲子游订单中研学类产品订单占比近七成。而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亲子旅游、研学旅游也受到了不少家庭的青睐。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研学项目既无“研”也无“学”,且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活动设计粗制滥造。
据报道,研学旅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学校组织,二是由旅行社或研学旅行公司、校外培训机构组织。
对于前一种研学旅行,教育部等11部门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已经纳入了教学计划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是研学活动课程开发、研学基地建设、研学收费管理与研学效果评价等问题。而后一种研学旅行,参与组织的社会力量多元,存在缺乏规范与监管的问题。研学旅行无研、无学,主要就存在于校外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中。
随着“双减”的推进,校外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存在“双增”现象,一是开展研学旅行的机构增加,有的原来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转型进入研学旅行这一非学科培训领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需求增加,由于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能开展培训,部分家长就送孩子参加研学旅行。
这导致研学旅行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一些新进入研学旅行领域的机构,并无新的创意,也缺乏组织研学旅行的专业人员,导致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不高。另外,还存在个别机构把学科培训包装为研学旅行活动进行隐形、变异培训的情况,这会严重影响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由校外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一直就存在“游而不学”“游而不研”的虚假宣传问题,有的把常规旅行包装为研学旅行只为收更高的费用——所谓到高校“游学”,往往就是到此一游,更不要谈体验校园生活、参观科学实验,深度了解学校和专业了。
前不久,针对学科类培训转向和资本涌入非学科类培训的问题,教育部表示,要出台相应指导意见,把非学科类机构一并纳入校外培训管理范畴,防止出现政策空白。《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研学旅行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公益性原则,明确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这同样适合校外机构组织的研学旅行。要让研学旅行这一素质教育培训项目健康发展,需要出台规范,明确组织研学旅行活动需要的资质,以及经营内容、收费标准,督促研学旅行举办者真正坚持素质教育,别念歪了经。(来源:光明网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