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献良策 奏响最强音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今年两会,川渝两地代表委员也将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交相关建议、提案。

携手献良策 奏响最强音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3-05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今年两会,川渝两地代表委员也将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交相关建议、提案。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代表、委员联合提出建议、提案,并非首次——2022年,两地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提案》和《关于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提案》。2021年,两地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提案》。2020年,两地联合提交了《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

川渝两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代表委员共献良策,奏响川渝合作最强音。

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建议、提案

川渝两地代表委员,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度,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建议、提案。

2021年两会上,川渝两地全国人大代表在《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建议国家加快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支持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加大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支持力度等。住川渝全国政协委员在《关于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提案》中呼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谋划,加大放权授权力度,加强政策创新支持,加快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如火如荼,能源、金融等要素保障显得格外重要。为此,2022年两地人大代表联合提交《关于加快推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建议将川渝纳入全国能源保障重点地区,统筹解决能源保障问题;将发电用气纳入民生用气保障范畴;协调川渝与产煤省区、大型能源集团合作;改善运煤通道,降低合资铁路运价;在川渝地区主要煤炭消费区域以及运输通道关键节点建立煤炭储备基地。住川渝全国政协委员在联名提交的《关于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提案》中吁请,国家层面在成渝地区布局重大金融基础设施和重要金融机构,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如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初见成效,尤其是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业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已经颇具规模。此时,通过产业联动、协作提升整体竞争力,打造川渝合作新样本,已是当务之急。

为此,今年两地人大代表在《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中,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融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的要求,针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临的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产业协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5项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利好不断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迎来重大利好。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1年国庆前夕,忠县新生港正式开港运营,这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也是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3月,“疆电入渝”配套电源项目规划获国家能源局批复,7月初,新疆重能石头梅电厂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并获得通过。国网重庆电力已启动“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一体化电网工程前期工作。2023年2月,合川石盘沱码头,嘉陵江流域“水-水中转”首航启动。

金融要素配置方面,2022年9月28日,全国首个跨省域管辖的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正式揭牌。

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目前,川渝两地已经制定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联动共建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重点实验室,协同推进金凤实验室、天府实验室建设布局,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申报实施重点研发项目60项。

改革开放方面,川渝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2021年,全国首个两地合作的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在全国首次实现“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方面,两地已经实现卫生养老事业互促互认,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加快建设,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群众超251万人次,实现养老机构设立备案川渝通办。

热火朝天抢抓“一号工程”

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

这次会议强调,要聚焦目标任务,抓好“十项行动”和重点任务清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巴渝大地奏响激昂的“奋进曲”,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在成渝中线施工现场,工人称“自进场以来,我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成渝中线高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于去年11月28日全线开工建设。

2月25日,重庆市招商投资局发布招商投资“赛马榜”。该榜单将一月一晒,上榜情况将纳入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同时对排名靠前的区县、部门在相关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以此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更好地让项目跑起来,让投资落下来。据悉,今年,重庆的目标是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50个,实际到位资金4650亿元,项目开工率达60%。

2月27日,随着5号线北延伸段工程正式通车投入初期运营,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实现500公里大跨越,运营线路总计达到12条,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范立新表示,重庆今年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38个,总投资约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4286亿元、较上年初增长18.2%。同时,重庆将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今年,重庆将强化川渝大数据合作,协同建设10个以上特色示范场景、20个以上行业示范场景,引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数字经济企业,推动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胡军国说。

(重庆日报记者 吴刚 王亚同)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携手献良策 奏响最强音

2023-03-05 09:11:49 来源: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今年两会,川渝两地代表委员也将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交相关建议、提案。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代表、委员联合提出建议、提案,并非首次——2022年,两地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关于支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提案》和《关于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提案》。2021年,两地联合提交了《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提案》。2020年,两地联合提交了《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

川渝两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代表委员共献良策,奏响川渝合作最强音。

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建议、提案

川渝两地代表委员,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进度,提出富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建议、提案。

2021年两会上,川渝两地全国人大代表在《关于加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建议国家加快启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进一步支持提升航道通航能力、加大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支持力度等。住川渝全国政协委员在《关于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提案》中呼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谋划,加大放权授权力度,加强政策创新支持,加快构建制度型开放体系。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如火如荼,能源、金融等要素保障显得格外重要。为此,2022年两地人大代表联合提交《关于加快推进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建议将川渝纳入全国能源保障重点地区,统筹解决能源保障问题;将发电用气纳入民生用气保障范畴;协调川渝与产煤省区、大型能源集团合作;改善运煤通道,降低合资铁路运价;在川渝地区主要煤炭消费区域以及运输通道关键节点建立煤炭储备基地。住川渝全国政协委员在联名提交的《关于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提案》中吁请,国家层面在成渝地区布局重大金融基础设施和重要金融机构,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如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初见成效,尤其是汽车、电子和装备制造业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已经颇具规模。此时,通过产业联动、协作提升整体竞争力,打造川渝合作新样本,已是当务之急。

为此,今年两地人大代表在《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中,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融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的要求,针对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临的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产业协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5项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利好不断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迎来重大利好。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1年国庆前夕,忠县新生港正式开港运营,这是交通运输部批复的长江上游首个万吨级码头,也是重庆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3月,“疆电入渝”配套电源项目规划获国家能源局批复,7月初,新疆重能石头梅电厂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并获得通过。国网重庆电力已启动“疆电入渝”和川渝特高压一体化电网工程前期工作。2023年2月,合川石盘沱码头,嘉陵江流域“水-水中转”首航启动。

金融要素配置方面,2022年9月28日,全国首个跨省域管辖的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正式揭牌。

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建设。目前,川渝两地已经制定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方案,联动共建人工智能、大健康等领域重点实验室,协同推进金凤实验室、天府实验室建设布局,实施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共同申报实施重点研发项目60项。

改革开放方面,川渝协同深化“放管服”改革,目前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2021年,全国首个两地合作的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在全国首次实现“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方面,两地已经实现卫生养老事业互促互认,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区域(西南)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加快建设,跨省直接结算服务群众超251万人次,实现养老机构设立备案川渝通办。

热火朝天抢抓“一号工程”

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召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

这次会议强调,要聚焦目标任务,抓好“十项行动”和重点任务清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巴渝大地奏响激昂的“奋进曲”,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在成渝中线施工现场,工人称“自进场以来,我们一直在与时间赛跑”。成渝中线高铁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引领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于去年11月28日全线开工建设。

2月25日,重庆市招商投资局发布招商投资“赛马榜”。该榜单将一月一晒,上榜情况将纳入年度招商引资考核,同时对排名靠前的区县、部门在相关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以此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更好地让项目跑起来,让投资落下来。据悉,今年,重庆的目标是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50个,实际到位资金4650亿元,项目开工率达60%。

2月27日,随着5号线北延伸段工程正式通车投入初期运营,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实现500公里大跨越,运营线路总计达到12条,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范立新表示,重庆今年计划实施市级重大建设项目1138个,总投资约3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4286亿元、较上年初增长18.2%。同时,重庆将持续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

“今年,重庆将强化川渝大数据合作,协同建设10个以上特色示范场景、20个以上行业示范场景,引进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数字经济企业,推动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胡军国说。

(重庆日报记者 吴刚 王亚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