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今年代表委员关注这些教育话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首席记者 董进)每年全国两会,教育话题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也提出许多教育方面的建议与提案,如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变革学习方式、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来看看他们具体怎么说。
变革学习方式 防止过度教育
“当前,基础教育领域存在过度教育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负担沉重。”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教育集团总校长刘希娅表示,过度教育主要体现在超前超纲教育,学习内容与生活脱节,学习方法侧重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单向灌输,消耗大量教育资源和学生时间精力。
对此,刘希娅建议,要以推动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为突破口,促进“双新”“双减”落地,优化学生学习生态。
刘希娅所说的学习方式变革,也得到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认同。
刘庆峰说,当前,智能技术的出现与飞速发展,在教育层面带来了一定的讨论与影响,这同时也是教育改革、教育数字化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会。
过去,在传统课堂模式中,“教”与“学”的联系方式比较简单,缺乏全面深入地互动交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应用,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入,数据流转为推动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提供了新动能。
用人工智能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
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也将目光聚焦在关注在校学生心理健康上。
全国政协委员龚健梅在云南文山广南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她发现当地学校目前专职心理健康老师很少,多数都是班主任或者管德育工作的教师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一个有着约20万学生的县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不到50人。
刘庆峰在调研中也发现,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但从事校园心理健康的专职人力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目前仅19.16%的城市学校、2.64%的农村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
“全量筛查是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的基础,但存在过高人力投入、筛查频次不足、反馈延迟等问题。”刘庆峰建议,多模态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应用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中,可以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更高频次、更高效率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普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