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接收群众信访比2019年下降17.3%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 做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接收群众信访比2019年下降17.3%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 做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来源:法治网2023-03-07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加强新时代检察信访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检察机关5年来加强和改进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用心用情做好检察信访工作的做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接收群众信访量逐年下降,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77.7万余件,比2019年下降17.3%。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采取多种举措促进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维护司法公正,助推社会治理。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群众利益无小事,件件诉求皆民生。”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张志杰说,过去,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工作力量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检察机关接收的群众来信,不少未予及时回复。

2019年,最高检提出对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

为民办实事的举措,压力再大、人手再缺也要做到。最高检研究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群众来信工作规定》,规范群众信访接收、回复、办理和答复等各环节工作。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配齐配强控申检察队伍、强化督导检查、定期回头看等措施,抓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收到的350万余件信访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情况答复率超过95%。最高检积压的一批陈年来信也全部予以回复。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顺应人民群众急切期盼,有利于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张志杰说,只要把信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来信当家书,用心用情答复,就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最高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开展公开听证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信访矛盾化解率也逐步提高。2022年共开展公开听证案件2.7万件,矛盾有效化解率为82.2%。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等文件,在信访案件办理中全面推行公开听证制度。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村(居)委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担任听证员,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疑难、争议问题进行针对性听证,充分听取听证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检察机关申诉案件办理工作的透明度,让申诉人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感受到司法温度。

为减少信访人诉累,最高检研究制定控告申诉案件简易公开听证工作规定,大力推广简易公开听证。同时,为让身体不便或居住偏远的信访人也能参与公开听证,最高检创新运用“上门听证”的新形式,主动到信访人家中开展听证,把矛盾化解在信访群众“家门口”,用心用情纾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院领导带头办“骨头案”

检察机关受理的群众来访,尤其是控告申诉案件,大多数是法律结论生效、程序已经终结,要化解矛盾、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工作难度极大,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啃硬骨头”。

最高检要求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办案,尤其是要办理疑难复杂控告申诉信访案件。通过院领导带头办案,以点带面,推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整体提升。

张志杰以自己包案办理的四川邹某奎重复信访案举例说,他与四川省检察院、泸州市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组成工作专班,审阅了全部案卷材料,共同研究案件的化解方案,确立了查清诉求、上门听证的化解策略。工作专班到邹某奎家里开展上门听证,邀请了3名基层组织代表担任听证员,就邹某奎信访反映的4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应,消除了邹某奎的不满和疑虑,最终解开了心结,圆满化解了这起重复信访10年的积案。

2022年,最高检院领导共包案20件,已全部办结,有效化解率近七成。

最高检还提出,对“三类案件”,即首次到检察机关申诉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立案监督案件,要尽量由院领导办理或包案化解。对于首次到检察机关申诉的刑事案件,通过院领导包案,能够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程序空转。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院领导包案办理“三类案件”2万件,办结1.5万件,再次信访的只有200余件。其中,最高检分两批交办了600多件“骨头案”“钉子案”,要求每一个案件必须由省级院领导包案,不能完全把责任交给基层。

实质性化解信访积案

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尤其是针对重复信访积案,采取多项举措,力求解“法结”与“心结”,实质性化解信访积案,更加有效减少社会矛盾。

最高检先后组织开展全国检察机关“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和信访积案清理“回头看”活动,对一批5年以上重复信访案件,通过交办督办、领导包案等措施,释明法理,尽可能化解信访人心结,同时与多部门协作,着力解决其实际困难。专项清理的重复信访案件化解率达60%以上。

此外,最高检依托“三色信”(绿橙红)制度,求极致办好绿信(第一次来信),主动致电信访人沟通橙信(重复来信2至4次)、逐级建立红信(重复来信5次以上)积案库,通过交办督办、领导包案、公开听证等方式进行化解。2022年来信量、重复来信量、新增重复来信量均大幅下降。

一些申诉案件,尤其是刑事申诉案件,导致群众持续信访的原因是,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被害人的损失无法获得赔偿,甚至因案致贫、因案返贫。

记者注意到,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有效解决被害人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帮助其回归正常的生活,发挥了重要的息诉解纷作用。

2018年4月,最高检部署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先后与原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等会签文件,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深度融入脱贫攻坚、融入救助困难妇女工作。此外,最高检进一步加强与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沟通和协作,以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

据统计,2021年,检察机关实际救助4.8万余人,发放救助金6.1亿余元;其中救助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1.3万余户1.7万余人,发放救助金2.3亿余元。2022年救助8.1万余人,发放救助金额8.6亿余元;其中救助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2.3万余户2.8万余人,发放救助金3.2亿余元。

张志杰说,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进一步抓实群众合法权益保障,进一步做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更高水平的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接收群众信访比2019年下降17.3% 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 做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2023-03-07 20:34:21 来源: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加强新时代检察信访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检察机关5年来加强和改进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用心用情做好检察信访工作的做法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接收群众信访量逐年下降,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77.7万余件,比2019年下降17.3%。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采取多种举措促进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维护司法公正,助推社会治理。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群众利益无小事,件件诉求皆民生。”最高检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张志杰说,过去,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工作力量不足等多方面原因,检察机关接收的群众来信,不少未予及时回复。

2019年,最高检提出对群众信访“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

为民办实事的举措,压力再大、人手再缺也要做到。最高检研究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群众来信工作规定》,规范群众信访接收、回复、办理和答复等各环节工作。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配齐配强控申检察队伍、强化督导检查、定期回头看等措施,抓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收到的350万余件信访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情况答复率超过95%。最高检积压的一批陈年来信也全部予以回复。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顺应人民群众急切期盼,有利于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张志杰说,只要把信访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来信当家书,用心用情答复,就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最高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开展公开听证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信访矛盾化解率也逐步提高。2022年共开展公开听证案件2.7万件,矛盾有效化解率为82.2%。

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等文件,在信访案件办理中全面推行公开听证制度。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村(居)委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担任听证员,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疑难、争议问题进行针对性听证,充分听取听证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检察机关申诉案件办理工作的透明度,让申诉人以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感受到司法温度。

为减少信访人诉累,最高检研究制定控告申诉案件简易公开听证工作规定,大力推广简易公开听证。同时,为让身体不便或居住偏远的信访人也能参与公开听证,最高检创新运用“上门听证”的新形式,主动到信访人家中开展听证,把矛盾化解在信访群众“家门口”,用心用情纾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院领导带头办“骨头案”

检察机关受理的群众来访,尤其是控告申诉案件,大多数是法律结论生效、程序已经终结,要化解矛盾、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工作难度极大,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啃硬骨头”。

最高检要求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带头办案,尤其是要办理疑难复杂控告申诉信访案件。通过院领导带头办案,以点带面,推动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整体提升。

张志杰以自己包案办理的四川邹某奎重复信访案举例说,他与四川省检察院、泸州市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组成工作专班,审阅了全部案卷材料,共同研究案件的化解方案,确立了查清诉求、上门听证的化解策略。工作专班到邹某奎家里开展上门听证,邀请了3名基层组织代表担任听证员,就邹某奎信访反映的4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应,消除了邹某奎的不满和疑虑,最终解开了心结,圆满化解了这起重复信访10年的积案。

2022年,最高检院领导共包案20件,已全部办结,有效化解率近七成。

最高检还提出,对“三类案件”,即首次到检察机关申诉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立案监督案件,要尽量由院领导办理或包案化解。对于首次到检察机关申诉的刑事案件,通过院领导包案,能够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程序空转。

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院领导包案办理“三类案件”2万件,办结1.5万件,再次信访的只有200余件。其中,最高检分两批交办了600多件“骨头案”“钉子案”,要求每一个案件必须由省级院领导包案,不能完全把责任交给基层。

实质性化解信访积案

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尤其是针对重复信访积案,采取多项举措,力求解“法结”与“心结”,实质性化解信访积案,更加有效减少社会矛盾。

最高检先后组织开展全国检察机关“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和信访积案清理“回头看”活动,对一批5年以上重复信访案件,通过交办督办、领导包案等措施,释明法理,尽可能化解信访人心结,同时与多部门协作,着力解决其实际困难。专项清理的重复信访案件化解率达60%以上。

此外,最高检依托“三色信”(绿橙红)制度,求极致办好绿信(第一次来信),主动致电信访人沟通橙信(重复来信2至4次)、逐级建立红信(重复来信5次以上)积案库,通过交办督办、领导包案、公开听证等方式进行化解。2022年来信量、重复来信量、新增重复来信量均大幅下降。

一些申诉案件,尤其是刑事申诉案件,导致群众持续信访的原因是,被告人没有赔偿能力,被害人的损失无法获得赔偿,甚至因案致贫、因案返贫。

记者注意到,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有效解决被害人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帮助其回归正常的生活,发挥了重要的息诉解纷作用。

2018年4月,最高检部署开展“深入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专项活动,先后与原国务院扶贫办、全国妇联等会签文件,将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深度融入脱贫攻坚、融入救助困难妇女工作。此外,最高检进一步加强与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沟通和协作,以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

据统计,2021年,检察机关实际救助4.8万余人,发放救助金6.1亿余元;其中救助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1.3万余户1.7万余人,发放救助金2.3亿余元。2022年救助8.1万余人,发放救助金额8.6亿余元;其中救助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2.3万余户2.8万余人,发放救助金3.2亿余元。

张志杰说,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进一步抓实群众合法权益保障,进一步做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更高水平的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肖启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