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一目标高于过去几年,凸显了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扩容提质。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一目标高于过去几年,凸显了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扩容提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持续提高。10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1300万人,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即便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这3年,我国也分别实现了1186万、1269万和1206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得来不易。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但1200万人左右的新增就业,挑战依然不小。一方面,今年的就业总量压力不减。我国是人口和劳动力大国,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规模均创近年新高。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人无业不立。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才有奔头,进而才能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需要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新增就业目标,传递出稳增长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有效性灵活性,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释放出来,继续拓展经济回升态势。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配套。以稳企业促稳就业,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稳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

就业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更多劳动者能够端稳就业“饭碗”,在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2023-03-08 09:43:57 来源:

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一目标高于过去几年,凸显了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也表明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就业扩容提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改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持续提高。10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1300万人,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即便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这3年,我国也分别实现了1186万、1269万和1206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得来不易。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但1200万人左右的新增就业,挑战依然不小。一方面,今年的就业总量压力不减。我国是人口和劳动力大国,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规模均创近年新高。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存在错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人无业不立。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才有奔头,进而才能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需要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新增就业目标,传递出稳增长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有效性灵活性,把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释放出来,继续拓展经济回升态势。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政、货币政策,推动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配套。以稳企业促稳就业,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促进服务业加快恢复,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稳住了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稳定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

就业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更多劳动者能够端稳就业“饭碗”,在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