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感受川美老教授张仰浚笔下的图案写生变化
3月10日下午,大道至简——张仰浚的图案写生变化展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感受川美老教授张仰浚笔下的图案写生变化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3-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杜典韵)同样的花卉图案,变换其背景色配色,竟然能带给观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上世纪一位深耕工艺美术教学的老教授亲手制作的教具。3月10日下午,大道至简——张仰浚的图案写生变化展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在大型工业生产中,对于色彩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所以美院在教学工艺美术的过程中,会训练学生从黑影、黑白灰、复色、限制色彩四个步骤,去理解色彩间的层叠关系。”展览策展人谢亚平介绍,“此次展览正是呈现了张仰浚基于李有行的‘限色写生体系’这一川美重要的教学体系所进行的探索与拓展。”

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前身之一)在成都创建。这所主张“技艺结合”的艺术院校成为当时中国设计教育实践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其图案学课程体系在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等先生的主持下逐渐成型,并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作为李有行的第一批学生,1946年,张仰浚从这里毕业并留校任教,在4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担任工艺美术系系主任长达25年。他亲历了四川美院图案学和工艺美术体系的生长与转型,奠定了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石,是四川美院设计教育不可或忘的薪传人。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从馆藏出发”专题研究系列展之一,此次展览展陈了张仰浚女儿张陶向四川美术学院捐赠的作品、教具与文献资料,引用张仰浚的艺术主张为题,依据限色写生体系分为“自觉地去运用这些限制”“调配色彩的忘境”“‘变形换色’的教书匠”三个版块。

《桑叶》 39.5x54.5cm 纸本水粉 张仰浚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桑叶》 39.5x54.5cm 纸本水粉 张仰浚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其中,“自觉地去运用这些限制”这个版块呈现了张仰浚1970-1980年代的黑影、黑白灰写生作品,从这些树枝、花卉的剪影中,观众可以看见张仰浚将写生和设计结合的呈现,笔触生动,层次清楚且互相衬托,呈现出概括而不单调、简约而又丰富的效果。

《夏日骤雨》 39.5x54.5cm 张仰浚 纸本水粉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夏日骤雨》 39.5x54.5cm 张仰浚 纸本水粉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与绘画专业不同,张仰浚认为设计专业的色彩写生要“为图案设计服务”。第二版块“调配色彩的忘境”主要展示了张仰浚1950-1980年代的色彩写生作品。他的色彩写生直接秉承了李有行的核心,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观察入微、用色概括、虚实相称,恰如其分地变现出光与色彩的关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也表达出他面对自然时的纯净诚恳的内心。

张仰浚女儿张陶正在为观众介绍父亲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张仰浚女儿张陶正在为观众介绍父亲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不同于前面版块的展陈画风,展览的最后一个版块“‘变形换色’的教书匠”显得独具互动性与趣味性。这里展现了张仰浚在1960-1970年代期间亲手制作的色彩教具。“我现在都记得,父亲在夜晚的灯光下,用一把自己打磨出来的刀片,刻一下、磨一下,一点点刻出教具的样子。”张仰浚女儿张陶回忆,“他做的教具,即使是没有美术基础的人来看,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艺术变化。”

张仰浚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张仰浚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这次展览我们特意把这些教具做成了可以让观众体验的互动道具,让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上世纪中期的人们是如何学习色彩,更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被张仰浚对色彩关系的解读所吸引,从而去理解色彩与艺术。”策展人谢亚平介绍。展览现场,观众可以拿起旁边的空格板,在色卡上进行比对,感受不同配色带来的效果;或是修改花卉图案背后的背景配色,感受色彩的不同“情绪”。

《色彩教具设计》 54.5x39.5cm 设计类 张仰浚 1960-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色彩教具设计》 54.5x39.5cm 设计类 张仰浚 1960-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父亲从小就会督促我练习绘画、书法,每周都要检查我的作品,并给出建议。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踏入了美术的道路。”张仰浚女儿张陶表示,“父亲曾说,用最少的艺术语言说最丰富的话,展览名‘大道至简’便是他教育理念和方法最好的注解,既是对‘图案写生变化’的解读,又是对父亲赤心教学的见证。”

分享
新浪微博

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感受川美老教授张仰浚笔下的图案写生变化

2023-03-10 22:47:24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杜典韵)同样的花卉图案,变换其背景色配色,竟然能带给观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上世纪一位深耕工艺美术教学的老教授亲手制作的教具。3月10日下午,大道至简——张仰浚的图案写生变化展览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在大型工业生产中,对于色彩是有限制性要求的。所以美院在教学工艺美术的过程中,会训练学生从黑影、黑白灰、复色、限制色彩四个步骤,去理解色彩间的层叠关系。”展览策展人谢亚平介绍,“此次展览正是呈现了张仰浚基于李有行的‘限色写生体系’这一川美重要的教学体系所进行的探索与拓展。”

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前身之一)在成都创建。这所主张“技艺结合”的艺术院校成为当时中国设计教育实践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其图案学课程体系在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等先生的主持下逐渐成型,并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展览现场。记者 杜典韵 摄

作为李有行的第一批学生,1946年,张仰浚从这里毕业并留校任教,在4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担任工艺美术系系主任长达25年。他亲历了四川美院图案学和工艺美术体系的生长与转型,奠定了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石,是四川美院设计教育不可或忘的薪传人。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从馆藏出发”专题研究系列展之一,此次展览展陈了张仰浚女儿张陶向四川美术学院捐赠的作品、教具与文献资料,引用张仰浚的艺术主张为题,依据限色写生体系分为“自觉地去运用这些限制”“调配色彩的忘境”“‘变形换色’的教书匠”三个版块。

《桑叶》 39.5x54.5cm 纸本水粉 张仰浚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桑叶》 39.5x54.5cm 纸本水粉 张仰浚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其中,“自觉地去运用这些限制”这个版块呈现了张仰浚1970-1980年代的黑影、黑白灰写生作品,从这些树枝、花卉的剪影中,观众可以看见张仰浚将写生和设计结合的呈现,笔触生动,层次清楚且互相衬托,呈现出概括而不单调、简约而又丰富的效果。

《夏日骤雨》 39.5x54.5cm 张仰浚 纸本水粉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夏日骤雨》 39.5x54.5cm 张仰浚 纸本水粉 19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与绘画专业不同,张仰浚认为设计专业的色彩写生要“为图案设计服务”。第二版块“调配色彩的忘境”主要展示了张仰浚1950-1980年代的色彩写生作品。他的色彩写生直接秉承了李有行的核心,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观察入微、用色概括、虚实相称,恰如其分地变现出光与色彩的关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也表达出他面对自然时的纯净诚恳的内心。

张仰浚女儿张陶正在为观众介绍父亲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张仰浚女儿张陶正在为观众介绍父亲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不同于前面版块的展陈画风,展览的最后一个版块“‘变形换色’的教书匠”显得独具互动性与趣味性。这里展现了张仰浚在1960-1970年代期间亲手制作的色彩教具。“我现在都记得,父亲在夜晚的灯光下,用一把自己打磨出来的刀片,刻一下、磨一下,一点点刻出教具的样子。”张仰浚女儿张陶回忆,“他做的教具,即使是没有美术基础的人来看,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艺术变化。”

张仰浚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张仰浚制作的教具。记者 杜典韵 摄

“这次展览我们特意把这些教具做成了可以让观众体验的互动道具,让观众不仅可以看到上世纪中期的人们是如何学习色彩,更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被张仰浚对色彩关系的解读所吸引,从而去理解色彩与艺术。”策展人谢亚平介绍。展览现场,观众可以拿起旁边的空格板,在色卡上进行比对,感受不同配色带来的效果;或是修改花卉图案背后的背景配色,感受色彩的不同“情绪”。

《色彩教具设计》 54.5x39.5cm 设计类 张仰浚 1960-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色彩教具设计》 54.5x39.5cm 设计类 张仰浚 1960-70年代。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供图

“父亲从小就会督促我练习绘画、书法,每周都要检查我的作品,并给出建议。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也踏入了美术的道路。”张仰浚女儿张陶表示,“父亲曾说,用最少的艺术语言说最丰富的话,展览名‘大道至简’便是他教育理念和方法最好的注解,既是对‘图案写生变化’的解读,又是对父亲赤心教学的见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