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首北京共商国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讨论兼具当下与长远意义的年度发展蓝图;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

来源:新华社2023-03-11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

新华社记者 顾钱江 李云路 王秀琼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首北京共商国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讨论兼具当下与长远意义的年度发展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代表、委员中间,阐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战略思考,强调“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披露,拉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幕。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执政党在二十大上擘画的宏伟蓝图,透过正在举行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凝聚广泛共识和磅礴之力,将落实为再出发的国家行动。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1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不让一人掉队”的愿景

“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产业兴旺,美丽宜居,人心向善,稳定安宁。”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代表,一口气对记者说出他心中的现代化图景。

十年前,元古堆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路不通,水难挑。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绕过九曲十八弯来到村里,勉励乡亲们:“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那以后,这个坐落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小山村发展中药材、养殖业、乡村游。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元。

十年间,元古堆村人过上好日子,整个国家在2021年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2.8万个像元古堆一样的贫困村出列,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6883元。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2
2023年1月10日拍摄的元古堆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抵达全面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随即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这是执政党向人民作出的更宏伟也更具挑战性的政治承诺:“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的共同富裕可以向世界展示社会如何能变得更加公正、平等、包容,树立一个21世纪新型社会的典范。”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评论道。

中国的发展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中国两会也体现了这一战略思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代表委员热烈审议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一份“民生清单”,也是观照实现共同富裕的年度“施政纲领”。

14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使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吃饭、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解决起来都不容易,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中国农村,那里有近5亿农民常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等重点工作。

千千万万的“董建新们”已由脱贫攻坚“带头人”,变为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挑梁者”。今年两会上,董建新代表就人才下乡、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提出自己的建议。

中国深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希望该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率先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新题。浙江省为此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基石”、全体全面“导向”、分阶段推进“策略”、共创共建“基调”、群众获得感“标尺”。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通过培植做强产业集群、产业链群,精准发力。”浙江省长兴县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代表说。曾经通过第二产业带领全村脱贫奔小康,却经历环境资源之痛的张天任,如今正带动全村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精品民宿,“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定是绿色的、健康的、幸福的”。

执“高质量发展”之要

“你们起重机里面的芯片,是国产的吗?”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向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代表发问,并得到“全是国产”的肯定回答。几年前,总书记考察徐工时乘坐的220吨全地面起重机,如今关键指标已达到全球第一,国产化率由原来的71%提升到100%。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等四个“必须”的要求。

从经济总量看,尽管中国位居全球第二,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距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中国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代表委员们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这样的中高速增长,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的这一论断,引起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

投身“国之重器”30年,从一线技术工人干起的单增海代表有深刻感悟:“大国制造的科技创新一定要摒弃幻想,走出一条自强道路。”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代表认为,科技型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需持续攻关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努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打造全球领先优势。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3
这是2023年1月20日拍摄的广州海珠湿地海珠湖(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谢惠强 摄)

正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出的“新路”,决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全国政协30年来首次增设的环境资源界别亮相今年两会,发出为建设美丽中国更加积极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的信号。环境资源界别有80多位委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这样的人员组成,被认为既有利于就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环境污染防治等议题进行更深入充分的探讨,也有利于推动相关问题及时解决。

“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环境资源界别委员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做大蛋糕,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

凝聚磅礴之力

“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代表有一个“高铁梦”——希望泸州到遵义的高铁加快修建,“让‘赤水竹编’变成真正的产业,让客商和货物进出自由”。杨昌芹来自因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而闻名的黔北边城,她调研发现,即使已经脱贫,“路”依然是山区群众最强烈的期盼。

包括苗族姑娘杨昌芹在内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参加人大会议,他们在地域、行业、民族等结构上与整个社会的人民结构具有整体的对应性。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4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近3000名人大代表、逾2000名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有着共同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马恒燕代表希望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惠及每个孩子;王银香代表建议通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余国东委员关注“无废城市”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宝守护者”马萧林委员就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提交提案……观点碰撞、意见汇聚,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工笔画”。

作为年度政治盛会,全国两会通过完整的制度程序,深入讨论国之大者,回应人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关切,广纳民意凝聚众智,寻求破解重大课题与艰巨难题的路径。这体现了民主与发展的中国逻辑: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

两会期间,中国领导人来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间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并作出重要宣示。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一鲜明有力的表态,令民营企业深感振奋。

“民营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委员说,“预期稳、信心足,企业就会敢于扩大投资、勇于开拓市场,优秀企业家精神就会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能就会充分释放。”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高级干部说。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式现代化已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这条路是康庄大道,但并不等于一马平川,深刻复杂变化在发生,各种风险挑战在前面。中国领导人在两会上对国际国内大局的分析和对“力量源于团结”的强调,令人印象深刻。

“只有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说。(参与采写:张文静、杨丁淼、李惊亚、吴帅帅、周文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

2023-03-11 14:34:48 来源: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

新华社记者 顾钱江 李云路 王秀琼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首北京共商国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讨论兼具当下与长远意义的年度发展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代表、委员中间,阐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战略思考,强调“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披露,拉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大幕。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执政党在二十大上擘画的宏伟蓝图,透过正在举行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凝聚广泛共识和磅礴之力,将落实为再出发的国家行动。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1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不让一人掉队”的愿景

“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产业兴旺,美丽宜居,人心向善,稳定安宁。”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代表,一口气对记者说出他心中的现代化图景。

十年前,元古堆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路不通,水难挑。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绕过九曲十八弯来到村里,勉励乡亲们:“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那以后,这个坐落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小山村发展中药材、养殖业、乡村游。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元。

十年间,元古堆村人过上好日子,整个国家在2021年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2.8万个像元古堆一样的贫困村出列,织就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6883元。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2
2023年1月10日拍摄的元古堆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抵达全面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随即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这是执政党向人民作出的更宏伟也更具挑战性的政治承诺:“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的共同富裕可以向世界展示社会如何能变得更加公正、平等、包容,树立一个21世纪新型社会的典范。”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评论道。

中国的发展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中国两会也体现了这一战略思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代表委员热烈审议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一份“民生清单”,也是观照实现共同富裕的年度“施政纲领”。

14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使世界上实现现代化的人口翻一番多。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吃饭、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解决起来都不容易,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中国农村,那里有近5亿农民常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等重点工作。

千千万万的“董建新们”已由脱贫攻坚“带头人”,变为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挑梁者”。今年两会上,董建新代表就人才下乡、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提出自己的建议。

中国深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希望该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率先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新题。浙江省为此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基石”、全体全面“导向”、分阶段推进“策略”、共创共建“基调”、群众获得感“标尺”。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通过培植做强产业集群、产业链群,精准发力。”浙江省长兴县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代表说。曾经通过第二产业带领全村脱贫奔小康,却经历环境资源之痛的张天任,如今正带动全村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精品民宿,“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定是绿色的、健康的、幸福的”。

执“高质量发展”之要

“你们起重机里面的芯片,是国产的吗?”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向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代表发问,并得到“全是国产”的肯定回答。几年前,总书记考察徐工时乘坐的220吨全地面起重机,如今关键指标已达到全球第一,国产化率由原来的71%提升到100%。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等四个“必须”的要求。

从经济总量看,尽管中国位居全球第二,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距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中国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按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代表委员们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5%左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综合考虑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保持这样的中高速增长,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的这一论断,引起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

投身“国之重器”30年,从一线技术工人干起的单增海代表有深刻感悟:“大国制造的科技创新一定要摒弃幻想,走出一条自强道路。”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代表认为,科技型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需持续攻关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努力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打造全球领先优势。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3
这是2023年1月20日拍摄的广州海珠湿地海珠湖(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谢惠强 摄)

正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出的“新路”,决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全国政协30年来首次增设的环境资源界别亮相今年两会,发出为建设美丽中国更加积极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的信号。环境资源界别有80多位委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这样的人员组成,被认为既有利于就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环境污染防治等议题进行更深入充分的探讨,也有利于推动相关问题及时解决。

“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环境资源界别委员的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

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好做大蛋糕,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

凝聚磅礴之力

“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代表有一个“高铁梦”——希望泸州到遵义的高铁加快修建,“让‘赤水竹编’变成真正的产业,让客商和货物进出自由”。杨昌芹来自因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而闻名的黔北边城,她调研发现,即使已经脱贫,“路”依然是山区群众最强烈的期盼。

包括苗族姑娘杨昌芹在内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参加人大会议,他们在地域、行业、民族等结构上与整个社会的人民结构具有整体的对应性。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

中国两会凝聚现代化远征的共识与力量4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近3000名人大代表、逾2000名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有着共同关注:中国式现代化。马恒燕代表希望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惠及每个孩子;王银香代表建议通过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余国东委员关注“无废城市”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宝守护者”马萧林委员就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提交提案……观点碰撞、意见汇聚,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工笔画”。

作为年度政治盛会,全国两会通过完整的制度程序,深入讨论国之大者,回应人民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关切,广纳民意凝聚众智,寻求破解重大课题与艰巨难题的路径。这体现了民主与发展的中国逻辑: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

两会期间,中国领导人来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间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并作出重要宣示。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一鲜明有力的表态,令民营企业深感振奋。

“民营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委员说,“预期稳、信心足,企业就会敢于扩大投资、勇于开拓市场,优秀企业家精神就会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能就会充分释放。”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是选择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事情。”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高级干部说。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式现代化已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这条路是康庄大道,但并不等于一马平川,深刻复杂变化在发生,各种风险挑战在前面。中国领导人在两会上对国际国内大局的分析和对“力量源于团结”的强调,令人印象深刻。

“只有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说。(参与采写:张文静、杨丁淼、李惊亚、吴帅帅、周文其)

[责任编辑: 熊世华]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