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膳】一道“酒酿芋头鸡”补益脾胃 补养气血 升阳散寒
惊蛰前后天气转暖,气温回升较快,虽说雨水渐多,但气候仍然比较干燥,加之人体阳气开始壮大,因此容易使人出现口干舌燥、咽痛音哑等“上火”的症状。另外,此时节一些病原微生物开始活动繁殖,常常使人罹患感冒、气管炎咳嗽咯痰、咽干咽痛等外感疾病。
芋 头
味甘微辛,性平,入胃、大肠经,具健脾益胃、散结解毒之功,宜于脾胃气虚所致食少乏力、形体消瘦、久痢便血,脾胃阴虚引起口渴便秘,以及气血郁结、痰瘀凝结导致腹中包块、淋巴结核、乳腺肿瘤等病证。

本周推荐
酒酿芋头鸡
当令时节:惊蛰
【原料】母鸡1只(1500g左右),芋头400g,酒酿150g。生姜、小葱、八角、小茴香、酱油、精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与用法】
鸡宰杀后,去毛、内脏,收拾干净,斩成小块,热水中汆烫去腥污;芋头清洗干净,削皮后切成块;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植物油,将鸡块下锅翻炒,倒入酱油上色,加入葱、姜和八角、小茴香,倒入热水、酒酿,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15分钟;将芋头放入锅中和鸡块一起炖煮半小时,炖到芋头软糯时,加入精盐调味,接着炖煮直到汤汁收紧,即可关火出锅。佐餐食用,食肉喝汤。
【中医药专家点评】
赣南、闽西一带的客家人,有惊蛰吃煮芋头健脾益胃的养生习俗。本方为客家民间验方,以芋头为主,合入味甘微辛、性质温热,具益气养血、升阳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的酒酿,以及味甘、性温,具补脾益胃、益气养血、温阳散寒作用的鸡肉组成。全方合用,有补益脾胃、补养气血、升阳散寒的综合作用。适用于春季气血不足、脾胃虚衰所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食欲不振等病证的调补。亦用于妇女产后奶水不足、头痛身痛、大便艰难、恶露不尽等病证的调治。中年妇女经常食用,可使气血充沛,具有强健身体、美容养颜的保健功效。
【食用注意】
芋头虽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但需煮熟再吃,否则会刺激咽喉,多食则导致腹胀。芋头的黏液中含有皂素,剥芋头时,黏液沾到皮肤上,会引起过敏发痒。若遇此情况,可用生姜擦涂或用火烤患处,即可止痒消肿。(文/江北区中医院供稿 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