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创意农业独特优势 努力为农民增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发挥创意农业独特优势 努力为农民增收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3-03-12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宋雅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回顾2004年至2023年,我国连续2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首提“农业强国”。如何推进“农业强国”,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加快发展创意农业,壮大培育县域富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从加强乡土文化保护、发展创意农业新业态、强化创意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

扎根农村十多年,陶勋花代表带领村民推进产业转型、完善乡村治理,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她讲到:“当前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增速很快。成都通过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高质量打造中国天府农博园、创建社区美空间、举办农博会和创意农业国际发展论坛,推动创意农业和休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成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全市家庭农场数量超过100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带动效果不断呈现和增强。”

就目前各地在发展创意农业过程中,存在功能单一、主题不明、创意不突出等问题,陶勋花代表建议:

全面加强乡土文化保护。要加强特色文化发掘,打造一批田园康养基地和田园式花园式乡景基地,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农业物质遗产,传承好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戏曲曲艺、渔歌、渔港文化等非物质遗产。

全面发展创意农业新业态。围绕农博会展、农商文体旅科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快推进农耕文明博物馆、农博酒店等博览载体建设。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开发“看乡景”,“品乡味”产品、“享乡俗”产品、“忆乡愁”产品,打造一批田园康养基地和田园式、花园式乡景基地。

强化创意人才培养。探索完善创意人才驻村制度,创造性地柔性引进各类创意人才资源。重点培育、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培育现代乡村企业家、“小巨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以及离退休人员、专业人员等返乡入乡创业,鼓励“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和能工巧匠在乡创业。

此外,她还就全面建立完善创意农业政策扶持体系、提升创意水平、推进创意下乡、实施创意农业精品工程、强化指导服务等给出了具体建议。

她希望,充分发挥创意农业的独特优势,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发挥创意农业独特优势 努力为农民增收

2023-03-12 06:30: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 宋雅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回顾2004年至2023年,我国连续2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首提“农业强国”。如何推进“农业强国”,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加快发展创意农业,壮大培育县域富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从加强乡土文化保护、发展创意农业新业态、强化创意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

扎根农村十多年,陶勋花代表带领村民推进产业转型、完善乡村治理,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她讲到:“当前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增速很快。成都通过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高质量打造中国天府农博园、创建社区美空间、举办农博会和创意农业国际发展论坛,推动创意农业和休闲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成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3万元大关,全市家庭农场数量超过100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带动效果不断呈现和增强。”

就目前各地在发展创意农业过程中,存在功能单一、主题不明、创意不突出等问题,陶勋花代表建议:

全面加强乡土文化保护。要加强特色文化发掘,打造一批田园康养基地和田园式花园式乡景基地,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农业物质遗产,传承好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戏曲曲艺、渔歌、渔港文化等非物质遗产。

全面发展创意农业新业态。围绕农博会展、农商文体旅科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快推进农耕文明博物馆、农博酒店等博览载体建设。举办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推介活动,开发“看乡景”,“品乡味”产品、“享乡俗”产品、“忆乡愁”产品,打造一批田园康养基地和田园式、花园式乡景基地。

强化创意人才培养。探索完善创意人才驻村制度,创造性地柔性引进各类创意人才资源。重点培育、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培育现代乡村企业家、“小巨人”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以及离退休人员、专业人员等返乡入乡创业,鼓励“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和能工巧匠在乡创业。

此外,她还就全面建立完善创意农业政策扶持体系、提升创意水平、推进创意下乡、实施创意农业精品工程、强化指导服务等给出了具体建议。

她希望,充分发挥创意农业的独特优势,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佩兰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