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示范区①|产城相融 山水共赴
2023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
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返川后,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成都市级领导干部和局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即拉开帷幕。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成都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深入学习,凝聚共识,探索实践。
时针回拨一年,同样在3月,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级领导干部和局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进大会举行。
彼时,《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刚刚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去年读书班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今天,恰逢《总体方案》对外发布一年。
这一年,按照《总体方案》部署,成都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深入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各项重点任务有序推进。
开局一年
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加快塑造
民生福祉 持续增进
经济活力 不断激发
治理效能 有效增强
就让我们
从市民群众的“可感可及”
触摸开局一年的“日新月异”
从生动鲜活的“微观切片”
窥见公园城市的“壮美图景”
从深入探索的“成都实践”
瞭望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城市”
……
以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为目标
一段新的历程正在开启
3月3日
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
文澜智谷—中试产业基地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目前
一批来自海内外的创新点子
正在玉龙化工进行中试放大
作为该平台的科研团队成员之一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副总经理叶锐明显感到比过去忙碌
在《总体方案》发布一周年之际,成都正围绕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更快速度、更高标准、更好效益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这正是“示范”的应有之义。
就在《总体方案》印发次月,去年4月,这个“建圈强链”的关键词首次通过官方文件进入人们视野——写入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成为引领成都未来五年产业发展的总纲。
一年来,对于GDP跨越2万亿大关的成都而言,12个产业生态圈、26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进——建圈强链已经成为成都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始终贯穿于成都的产业发展路径之中。
中试平台可以成为观察成都产业建圈强链的一个切口。
“来自成都中心城区的科学家团队上午在实验室内酝酿出创新点子,中午可到青白江区进行放大验证,在此过程中,大量来自中心城区的专家教授、博士、硕士等各层次人才前来开展科研交流,促进了中心城区和区县的科研互动。”叶锐介绍,通过联动成都中心城区,以一小时车程为半径的中试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建“圈”之后,叶锐所在的团队瞄准一些细分领域强“链”。叶锐介绍,其所在的中试平台通过10多年转化实践探索出的“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一年来,该基地累计有9个项目进行中试成果转化;这些项目汇集了由国家级人才领衔的30余名中试工程师参与其中;团队新增成都工匠3人、蓉欧工匠2人,共申请专利13项。
事实上
前几年由于成都中试平台较为缺乏
本地不少研发项目
被送至长三角等先发地区开展中试
导致“墙内开花墙外香”
去年以来
这一“尴尬”局面正在被打破
成都确立的最新目标是
今年要在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重点领域
布局中试研发平台5个以上
在“圈”与“链”的这一过程中
作为生物医药企业的成都海创药业
同样感触很深
今年刚好“10岁”的海创药业,专注于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全球化创新药物,在“卷”声四起的生物医药行业,交出了一张又一张成绩单。
“海创药业是非常幸运的。”在今年2月初的成都市“12345”亲清在线启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海创药业创始人、董事长、总裁陈元伟博士,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发言。“在成都孵化载体、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2021年,海创药业被认定为成都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2022年4月正式上市,成为科创板上市企业。”
2022年3月以来,扎根成都坚实的产业链基础,公司已经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海圻、康成生物、圣诺生物等四川重点高校、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及川内GCP基地开展实质性合作。海创药业针对前列腺癌、高尿酸血症、痛风等多项适应症开发的德恩鲁胺等多款产品取得临床试验里程碑进展。
目前,作为成都本土创新药企业,海创药业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已成为西部地区首家用中国I期临床数据直接进入美国III期临床药物研究的海归创业、创新药物公司,承担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拥有10项在研产品。
而陈元伟本人,也荣获了“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称号。
当朝霞为白云镶嵌起金边
穿着专业、炫酷装备的跑友们
慢跑出现在公园里
鲜亿福也是其中之一
沿兴隆湖一周8.848公里
是鲜亿福经常打卡的跑步路线
“在这里,大人可以运动、读书,小孩也可以玩耍,特别适合亲朋好友一起散心。”
除了有跑道美景欣赏,兴隆湖还让大家有更多“耍头”。从湖畔观鸟到围炉煮茶,从书店漫游到细品咖啡,《总体方案》实施一年来,兴隆湖更高频次地走进成都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独属于公园城市的松弛美学和情绪价值。
漫步兴隆湖边,四川天府新区兴隆街道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斑竹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罗桑仁青的思绪回到了从前。“当时,兴隆湖水域开阔,但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水鸟以及这样错落有致的植被。”再看今天,湖畔书店、篮球场、银光跑道,诸多文体设施均已安好了家。
“现在是名副其实的热门打卡地了!无论是前来游玩的市民,还是周边工作的企业员工,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番享受。”罗桑仁青很感慨,几年时间,一批涵盖电子信息、大数据、旅游文创、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企业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新兴产业来了,周边的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
兴隆湖的变化背后
是成都这座公园城市
对于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雄心
作为建设者与感受者,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水蜜桃产业园管委会生态事业科科长蓝正勇认为,示范区建设还将继续往纵深推进,“生态本底的愈加厚实,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才能让越来越多环境优势成为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走进山林间——春日晨光从树梢洒落,山泉镇联合村的山路上传来一阵摩托车启动的轰鸣声。
“这棵柏树的枝叶有点发黄,要用高枝剪剪下来看一下。”钟家山森林管护站站长罗廷宏干了14年护林工作,对林子里的树木如数家珍。每天巡山,对于树木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及时做好监测和预防。
巡护身影穿梭山麓间,守护绿色肆意蔓延。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目前已全面实施林长制,组建起巡山护林专业队伍,建成巡山护林智能巡护系统,常年管护公益林25万亩,保护古树名木831株。“就在去年,全市累计实施增绿项目1.1万个,森林覆盖率增至40.5%。”谈及守护青山“成绩单”,市公园局相关负责人言语中充满自豪。
装点生态之美
不只有龙泉山的“山峰绿”
锦水
成都的生态河、风景河、产业河
也是公园城市鲜明的点缀
——锦城蓝
一汪奔流的锦江水,妆点着2100多万成都市民的生活,也为野生动植物种群提供了一片栖息空间。今年春季,锦江之上“贵客”临门,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来此“作客”。
水生态的持续向好是水鸟珍禽选择蓉城的缘由之一。一组与“水”相关的数据可以佐证——市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提升至100%,全面消除V类、劣V类断面;2020年锦江国控黄龙溪断面水质,近20年来首次全年达到并持续保持在III类以上;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锦江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
公园城市形态之下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写意又写实
“五绿润城”让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23万亩,构建起更多绿色场景;
“三治一增”提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让雪山走进成都市民的窗前;
“百个公园”建成项目110个,改造各类公园120余个,强化城市筑景聚人水平;
“四大结构调整”推投运500千伏新津站等重大工程,使超大城市绿色转型加速……
与此同时
家门口游园内、绿道之上的多种消费业态
龙泉山中的各类碳汇项目
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的生态产品IP塑造等
一大批生态应用场景正加快成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策划 杨扬 黄颖
采写 钟文 刘金陈 李菲菲 于遵素 宋嘉问
编辑 蔺虹豆
制图 赵蕴如
摄影 成都日报视觉视频中心
校对 王戬
审核 饶竹舟
监制 吴东伟
部分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