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或因“脑”施教 这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西南大学启动
3月17日,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西南大学举行。

未来教育或因“脑”施教 这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西南大学启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3-1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过去我们是因材施教,未来我们也许会因‘脑’施教。”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邱江说道。

wnIY2LTdEEdRLLPRtv3d3QTxV3wuAE3ZqZS_WATERMARK
西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3月1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西南大学举行。

据了解,该课题围绕6岁至18岁中国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创新素质的神经基础、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素质发展的机制机理,也能为青少年创新素质的评价与培养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该课题,西南大学将建立中国首个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开发基于行为和脑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估应用平台。

“‘因材施教’已沿用来千百年,但更多是依靠教师的主观经验或者试卷进行判断。是否有更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估,找到更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式呢?”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邱江介绍,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可塑性的敏感期,该阶段大脑的变化不仅塑造了行为,而且对学习也会产生终身影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学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学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邱江认为,人的大脑就像一个集成电路主板,青少年的大脑处在发育阶段,发育时间有迟有缓。同时,这块主板的线路、连接方式都是不同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不同的“集成电路主板”制定不同的教育手段,以此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换而言之,过去我们依靠主观意识因材施教,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对于创新素质的脑结构和功能基础的不断了解,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青少年脑发育情况更加科学地因‘脑’施教。”邱江说道。

未来,依托于该课题,西南大学将建立中国首个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数据库将结合深度学习和新兴的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基于脑-行为的创新素质评估应用平台。目前,该团队已在全国建立了5个站点,采集了近1万5千位青少年数据。

邱江表示,今后通过该数据库,可为青少年生成全面且详细的创新素质报告,让家长、教师可更科学地了解学生脑部发育情况,以及当前潜质,从而制定最适合青少年的教育,让其潜质“最大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未来教育或因“脑”施教 这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西南大学启动

2023-03-17 16:45:2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过去我们是因材施教,未来我们也许会因‘脑’施教。”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邱江说道。

wnIY2LTdEEdRLLPRtv3d3QTxV3wuAE3ZqZS_WATERMARK
西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3月1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基于脑科学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西南大学举行。

据了解,该课题围绕6岁至18岁中国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创新素质的神经基础、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创新素质发展的机制机理,也能为青少年创新素质的评价与培养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该课题,西南大学将建立中国首个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开发基于行为和脑的青少年创新素质评估应用平台。

“‘因材施教’已沿用来千百年,但更多是依靠教师的主观经验或者试卷进行判断。是否有更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素质进行评估,找到更适合该学生的教育方式呢?”西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邱江介绍,相关研究显示,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可塑性的敏感期,该阶段大脑的变化不仅塑造了行为,而且对学习也会产生终身影响。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学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学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邱江认为,人的大脑就像一个集成电路主板,青少年的大脑处在发育阶段,发育时间有迟有缓。同时,这块主板的线路、连接方式都是不同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不同的“集成电路主板”制定不同的教育手段,以此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换而言之,过去我们依靠主观意识因材施教,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对于创新素质的脑结构和功能基础的不断了解,未来我们或许可以利用青少年脑发育情况更加科学地因‘脑’施教。”邱江说道。

未来,依托于该课题,西南大学将建立中国首个青少年创新素质发展多中心多模态数据库,数据库将结合深度学习和新兴的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基于脑-行为的创新素质评估应用平台。目前,该团队已在全国建立了5个站点,采集了近1万5千位青少年数据。

邱江表示,今后通过该数据库,可为青少年生成全面且详细的创新素质报告,让家长、教师可更科学地了解学生脑部发育情况,以及当前潜质,从而制定最适合青少年的教育,让其潜质“最大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一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