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网暴的“毒”,当社会合力共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系统总结了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网络法治建设理念和实践。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有关网络暴力的治理等内容。
以网为矛,施“暴”汝身。从德阳女医生到上海女研究生,从“寻亲男孩”到“粉发女孩”,近年来网络空间发生的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刺痛着公众的心,也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战。
万物互联时代,人人皆有麦克风。在多起网络暴力事件中可以看出,舆论风暴下的“键盘之恶”,往往是由个体的有意识导致集体的无意识,从而严重影响网络生态,使得网络空间频频出现一些乱象。
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座右铭,每一次网络暴力的出现,总是会有一些网民习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和道德标准下画地为牢。对于他们来说,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很少会换位思考去深挖原因。即便事实未知,真相未明,他们也常常会凭借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便捷性“放飞自我”,拉踩引战。这导致网络暴力伤害成倍放大,影响难以中断,阴影挥之不去。如何回应好“网暴何时休”这一社会期盼,形成治理网暴的持久“守护力”,成为网络和社会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
近年来,有关方面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网络信息内容为主要规制对象,不断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法律规范,持续净化网络空间。民法典、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传播规范和相关主体责任,为治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聚焦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净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通过建立完善检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以及宣传曝光等多种措施,对各类网络生态乱象进行全链条治理。去年11月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明确要求网络平台要建立网暴预警、保护、防扩散等治理机制,从严惩处网暴“按键伤人”。
治理网暴非一时之功,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非一方之责,要协同共治,同向发力。对此有关部门当持续加强对网暴的惩治,完善相关立法,将覆盖网络的法网织得更密,对各类网络生态乱象的打击力度加大,持续净化网络空间。网络平台要勇于担责,加大网络暴力防范处置力度,完善治理网络暴力相关机制,守住关口,担起“守门人”角色。广大网民也要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教育,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泛共识和日常行为基本准则,提高网络共同体意识,不做网暴的“帮凶”。
网暴是“公害”,依法严惩网暴必须多方合力,各尽其责。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才是人民对网上家园的美好向往。希望大家都能放下成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苛责,多一些与人为善的自觉,少一些好为人师的冲动。
作者:陈海明(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