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失指老大“回” 廿年后中指“长”出来,重医附三院成功完成首例手指全形再造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这根手指丢了20年,我等得太久!”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三院)骨与创伤中心创伤外科团队,经过6小时精细显微操作,成功为一名中指缺损的患者实施了该院首例手指全形再造手术,通过将健康的脚趾移植到手指上,再造手指并重新发挥功能。

儿时被机器绞断左手中指
今年20岁的青年刘强(化名),在1岁的时候不慎被家里的机器绞伤,导致左手中指中节以远缺损,多年来不但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质量,也让他产生了社交障碍,这只手大多是揣在口袋里,和人交流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遮挡左手。
经多方打听,他找到了重医附三院骨与创伤中心李永江教授。考虑到患者还很年轻,李永江建议其行左手中指全形再造术。李永江介绍,传统的手指再造,是通过足趾“搬家”来实现,也就是取一个脚趾来造一个手指,但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手术方案,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手指全形再造术不是单纯地移植足趾,而是要通过对足趾设计性切取、根据缺损选择性切取部分足趾,最大限度减少足趾损伤。”李永江说,也就是取脚拇趾部分趾甲带神经、血管、骨头移植到左手中指上成活后的手指外形会跟正常的手指非常相似,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左手中指外观的完美,也能最大程度减少脚趾的损伤。

李永江表示,该手术的两大难点:一是“切取”的部分足趾的血管、神经等必须连在一起,不能损伤。这样不仅能最大限度保证再造手指的功能恢复,还能让外形更加“逼真”。二是“吻合”的过程,手术过程需要在专业高倍手术显微镜下,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缝线对血管、神经进行吻合。这对医生的技术、眼力和耐力都极具考验。
断指再造让手指“失而复得”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刘强瞬间看到了希望,并表示十分同意手术。在骨与创伤中心主任周强的带领下,医疗团队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制定了周密的术前计划。手术如期进行,在医疗、麻醉及护理团队的紧密配合下,历时6个小时,成功为其实施左手中指全形再造术。



经过医疗护理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目前,再造手指血运良好、顺利成活,外形趋于正常手指,手指和足趾部伤口愈合良好。看着自己多年缺损的左手中指终于“长”出来了,足趾也是完整的,刘强如释重负,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该手术不仅成功重拾了患者生活的信心,同时也是标志着该院手外科技术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专家介绍
李永江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中共党员
重医大附三院骨与创伤中心副主任
原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手外科(全国重点学科)主任。从事创伤骨科、显微外科、手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多项,发明专利多项,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荣获军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标兵"称号,发表著作、论文30余篇,培养进修生100余名。
专业擅长:在各种复杂创伤、骨折、断指(肢)再植、手外伤救治、手指再造、功能重建、畸形矫正、创面修复及各种手部疾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下断指(肢),手指再造成活率居全国先进水平,对腱鞘炎等常见手部疾病有独特的微创治疗方法。
(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