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两江评 | 打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好牌
日前,《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正式发布。《行动方案》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加快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明确10项具体行动、56项重点任务,将“任务书”细化到“施工图”,为奋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操作指南。
我们知道,源起于三年前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紧随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几个圈之后,国家在西部画的一个圈。几个城市圈,撑起了中国的几大经济核级。担负着开放“窗口”、经济引擎、辐射带动和改革示范等重要使命。这是推动历史车轮向着未来前行的战略决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之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经过三年奋斗,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为当下做深做实、向广度深度拓展渐入佳境,历经了磨合,打好了基础,做足了铺垫。“十项行动”推出的大背景,是国家走出疫情困境,来到了强劲复苏阶段,吹响了嘹亮的号角,是时候打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好牌了。
打好规划牌。从行动方案规划设计来看,明确了10项具体行动、56项重点任务,包含城市提升、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国际消费、生态建设、改革探路、内陆开放、城乡融合、惠民富民等,体量壮硕至超乎想象的规模,这是双城携手做大做强的同时,又要拴住客人心的全面打算,这显然不是一个小目标。“十项行动”将“任务书”细化到“施工图”,接下来就要将“施工图”早日变成“实景图”。
打好联动牌。双城要聚焦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规划、政策、项目、平台协同,抓住“牛鼻子”,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吸引投资及人才,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建现代化国际都市,协同带动成渝地区发展,一起展露新颜。
打好产业牌。产业是载体,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清单化、事项化、项目化,是“十项行动”的最大亮点,两地要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早日实现协议变合同、合同变工地,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全力全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打好行动牌。“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春归万物苏,奋斗正当时,抢占机遇,尽锐出战,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推动全市域融入、全方位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聚力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为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内陆改革开放大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大局、促进共同富裕大局,为国家的经济稳步向前注入来自西部内陆的力量。
作者:杨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