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铲除非学科培训“大课包” 需要监管部门送出“大礼包”
3月13日,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针对校外培训的提示,提醒学生家长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非学科类培训市场上,价格高昂的大课包仍有销售,甚至有培训机构在还有大量家长未消课费用的情况下,在各个“老板”之间转包,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少潜在的风险。
“大课包”给家庭造成经济损失,放纵非学科培训机构跑路,危害整个非学科培训市场的和谐秩序。如何铲除这种“大课包”现象呢?笔者认为,关键是监管部门要送出“大礼包”。
给家长送出维护自身权益的大礼包。监管部门要教会家长提高辨识能力,维护好自身权益。“市场价就是这样,我们这里不算贵”“这个项目很火爆,很多家长都带孩子来学,现场报名还有折扣优惠”“根本不用担心爆雷跑路问题,我们是大机构,不会有资金安全风险”……这是记者在调查中遇到的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如出一辙的话术,其目的是为了推销大课包。面对这种现象,监管部门必须做好有关非学科培训的法律法规科普工作,比如,告诉家长:2022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在一次性收费的金额方面,《意见》新增了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的规定;要注意缴费安全,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等等。这样的“大礼包”,可以提高家长的防范能力,不让非学科培训机构的“狡猾伎俩”得逞。
给培训机构送出健康发展的大礼包。培训机构之所以推出“大课包”不是不懂法,而是利欲熏心,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健康发展的观念。为此,监管部门必须主动出手,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法制教育,对他们进行普法,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二是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对于他们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管;三是建立审核机制,对于他们的收费方案进行审核。总之,监管部门只有主动出手、服务到位、监管全程,非学科培训机构的“大课包”才能销声匿迹。当然,更要对违规者进行严厉惩戒,让他们得不偿失,让他们“跑路”难以得逞。还要对遵纪守法者进行表彰,进行弘扬,让正气浩然,当良好的非学科培训市场风尚建立起来的时候,各种丑陋现象就难有生存的机会。
收入多了,生活好了,对孩子的投入增加了,每个家庭都期盼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都愿意让孩子从小得到更多的成长滋养,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作为非学科培训机构,应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应该遵纪守法,应该在高质量培训的征程上昂首阔步,实现自己的发展梦想。依赖“大课包”就是给自己设“坑”,必然得不偿失,自讨恶果。
作者:殷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