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感染将有更佳治疗方案 重庆首个噬菌体临床应用技术中心落户江北区人民医院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3月24日,由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和重庆市江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承办的“2023年重庆市首届超级细菌感染与噬菌体防治大会”在渝召开。

大咖齐聚
共同遏制耐药细菌的流行和传播
此次会议主题为“多重耐药感染的噬菌体研究与应用”,组委会围绕噬菌体精准治疗、合成生物学噬菌体改造方法、噬菌体如何控制超级细菌的传播以及寻求对抗超级细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组织学术讲座和经验交流,了解噬菌体研究最新进展以及噬菌体应用行业标准、规范,共同遏制耐药细菌的流行和传播。
本次大会邀请到噬菌体领域专家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理事长、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创始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发春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德林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乐率副教授等莅临大会讲学。
来自各医院专家、学者等近300人莅临现场共襄盛会,携手探索新时代多重耐药感染的精准智慧医疗发展之路。
细菌耐药问题危害巨大
研发新型抗菌疗法迫在眉睫
据与会专家介绍,随着当前临床病原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效率远远赶不上细菌耐药演化的速度,许多超级细菌感染患者陷入无药可治的困境,细菌耐药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提升“耐药菌”时代对抗超级细菌的医疗能力迫在眉睫。
噬菌体是一种可特异性感染并杀死细菌的病毒,其杀菌机制与传统抗生素截然不同,对抗生素耐药细菌同样有效。噬菌体是治疗难治性耐药细菌感染极具应用潜力的精准型抗菌药物。噬菌体治疗的历史要早于抗生素,但由于后者的冲击而未得到推广。随着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者开始重新重视噬菌体的治疗作用,并正在快速推进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
近年来,噬菌体治疗超级细菌感染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我国最早的噬菌体治疗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8年,上海免疫所余教授开展了我国第一例噬菌体治疗案例,成功救治了大面积烧伤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钢铁英雄”邱财康。时隔60年后,朱同玉、郭晓奎等完成了我国第二例噬菌体治疗成功案例。2020年3月,朱同玉、吴楠楠等开始噬菌体治疗新冠肺炎继发耐药细菌感染临床试验,并于2021年发表全球首个临床试验结果。
签约噬菌体临床技术战略合作
为患者带来更高效的治疗方案
为进一步促进噬菌体临床转化研究,活动当天,双方签约开展噬菌体临床技术战略合作,并授牌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为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重庆噬菌体临床应用技术中心。该中心为重庆首个噬菌体临床应用技术中心,该中心正在筹备申请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

据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郑超介绍,医院正在筹备成立超级细菌噬菌体治疗科,前期将派遣医护人员前往上海学习进修,与国内专业顶尖机构的临床科研专家一起推动科研向临床转化,学成之后将在医院逐步开展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创伤、皮肤等感染类型的噬菌体治疗,用更精尖的技术与更高效的治疗方案造福百姓。
朱同玉教授表示,噬菌体治疗可精准杀灭有害细菌,对人体无副作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已有验证。其疗法尤其适用于抗生素无法治疗的耐药菌感染。此次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联合开展临床应用,将使更多深受耐药菌威胁的患者受益。
据悉,未来,双方将针对噬菌体个性化治疗技术、裂解性噬菌体快速筛选技术等方向进一步开展研究,为有效遏制耐药细菌危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新的疗法。(文/王凤 图片由院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