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情绪忽喜忽悲需警惕 双相情感障碍易误诊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道国)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甚至没听说过。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二科主任,主任医师苏华龙介绍,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它是指有躁狂或躁狂发作,并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那么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典型症状?它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应该如何应对呢?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双相情感障碍易漏诊或误诊
苏华龙指出,有些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他不知道他是躁狂发作的情况。比如他可能就是情绪稍微高涨一点,可能他有时候买东西比平时多一点,可能语速稍微快一点,他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反应,实际上在临床中,可能它是就是一个轻躁狂的表现。
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中,医生还可能忽略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他在抑郁状态时候的症状,可能和单纯抑郁症是一样的,表现心情低落,兴趣减少,活动减弱这些抑郁症状。而且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患者往往才会求助医生,而在情绪稍微高涨的时候,他觉得这种状态很好,也不会来求助医生。所以这就造成了有些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包括一些不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可能就出现一些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

情绪忽悲忽喜需警惕
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一些情绪波动的情况,包括遇到喜事、高兴的时候,人们的情绪就会比较高涨,当遇到悲痛的时候也会有忧伤,如果这个情绪的波动是在一个正常的范围,而且它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那就是正常现象。
双相情感障碍在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情感障碍。它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反复地出现心境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时表现为心境的高涨,精力的充沛和活动的增加;有时候表现为心理情绪的低落,精力的减退,活动的减少。“如果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超过了正常的阈值,然后它持续的时间也非常长,就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苏华龙指出,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在发作间歇期,大部分患者情绪往往是正常的。
要鉴别双相障碍和单相抑郁相对困难,但也有线索可寻,一是发病年龄越小越可能是双相障碍;二是家族中是否有患者;三是病人在发病前是否处于一种情感旺盛的状态,充满激情,不知疲倦;四是病人服用抗抑郁药后是否转为躁狂;五是有无自残行为或是性情和行为的改变。

早诊早治能显著提升治愈率
苏华龙指出,如果是在抑郁发作的情况下,家人和朋友应该让患者重新树立信心,看到希望,感受到关怀、关心、支持。在最严重的时候,要防止患者急性期出现一些自伤、自杀的行为;如果患者处于一个躁狂发作的状态,这个时候因为患者他自我感觉非常好,而且以自我为中心,一般他不会听别人的,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就要避免与他发生冲突。这种情况也应该及时就医,到医院来治疗。
“当前,随着治疗手段的发展和药物的开发,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已经很规范,而且药物的安全性高,双相情感障碍如果发现得早,并且及时规范治疗,患者的治愈率会提升很多,反之则可能会反复发作。”苏华龙说,如果首次发作的患者或者发病前3年的患者,一般情况下,5年左右维持治疗期即可治愈,如果是反复发作三次以上的患者,就建议要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
苏华龙特别强调,早期识别有助于提高治疗应答率、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因此一旦识别出既往躁狂(轻躁狂)发作,应把握时机做出准确诊断,使双相障碍患者获得规范有效的治疗。(供稿:李道国)
》》专家介绍:

苏华龙,主任医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二科科主任,心境障碍专病学科带头人。
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30余年。市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精神障碍早期干预、情感障碍、性心理治疗等。
擅长:精神疾病的早期干预,情感障碍、性心理障碍、难治性精神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