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黄琴 实习生 戴赐霖)挽起裤腿下水田种下属于你的秧苗,校园中缺损瓷砖可以通过陶艺来修补,烹制色香味俱全的江湖菜的秘笈是什么......南岸区的劳动课堂上,学生的劳动素养正在悄然生长。
3月29日,2023年重庆市主城片区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南岸区举行,这是全市首次举行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展示,南岸区作为本次全市展示交流活动的首站,迎来全市15个区县的教研机构分管领导、中小学劳动教育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劳动教师代表等齐聚南岸,交流劳动课程教学经验,共探落细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途径和策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礼修,重庆市教委基教处干事朱夏冰,南岸区教育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江洋,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曹雷、江宏、谢倩倩,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曾祥智,南岸区教委基教科负责人谭婷等出席活动,活动由重庆市劳动教育教研员江宏主持。
躬耕课堂育素养
备菜、择菜、烧菜、装盘......在《江湖菜——制作毛血旺》课上,重庆市南岸区长生小学校劳动教师李炜怡正在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制作毛血旺。思维导图拟方案、任务发布定标准、淬炼操作有流程、教师评价促改进、反思交流出“秘笈”,学生们置身真实的劳动场景,通过亲历毛血旺制作的全过程,一同探究烹制色香味俱全的毛血旺的秘诀。
“我们组修补的是操场到教学楼之间的瓷砖缺损位置,我们的主题是四季,用到花草,松果,发夹等作为工具,希望看到我们这块瓷砖的同学们,对待同学像春天一样温柔,对待学习像夏天一样热情,对待困难像冬天一样坚毅,最终才会有秋的收获。”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城初级中学校劳动教师刘丽在《传统陶艺》课上以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为背景,带领学生们学习传统陶艺制作,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完成校园破损瓷砖的修补,将劳动课堂教学内容与真实问题的解决作链接,培养学生严谨,耐心的工匠精神,运用各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共计200余名师生站在水田边、田埂上上课、观课是一种怎样别开生面的场景,这是重庆市长生桥中学校劳动教师刘剑和高一年级的学生正在水田里学习插秧的现场,农技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也参与其中提供插秧技术指导。学生克服水田的低水温、泥土湿滑的恐惧,在稻田里走出深深浅浅的脚印,种下形态各异的秧苗,一堂亲身下地、躬身耕种的劳动课,就似当天的春雨纷飞,让农业生产的辛勤、粮食珍贵的观念,让钻研新技术以振兴传统农业的意识润学生于无声。
共探劳动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重庆市南岸区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2012年,南岸区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全国试验区,提出“让动手成为习惯”的劳动教育愿景;2019年,南岸区将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区域课改核心项目重点推进抓落实;2020年,南岸区成为重庆市首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同年启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种子教师培育计划;2023年,举办南岸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教师基本功竞赛。
南岸区新时代劳动教育已开启从规范化走向品质化的2.0时代。对此,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曾祥智表示,南岸区会继续用专业和精进化作培养具备正确劳动观念、必备劳动能力、积极劳动精神、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劳动课作为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如何落细落实课标要求,不断完善劳动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育人品质,实现五育并举,南岸区三所学校分享了经验和策略。
“日常的学习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南岸区长生小学校副校长徐银松在主题为《在劳动中幸福成长》的发言中谈到,长生小学因校制宜将布艺作为学校劳动课程的突破点,形成了学校“布同繁想”特色劳动课程。
南岸区茶园新城初级中学校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晓霞以学校项目式劳动课程为例,对学校将劳动必修课纳入学校课程整体设计,从“益己,益人,益天下”三个维度构建劳动校本课程,将“劳动”与“育人”相统一的创新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分享。
重庆市长生桥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袁道林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以《潜能教育理念下的普通高中新时代劳动教育探索与实践》为题作分享。他表示,近年来,长生桥中学在潜能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完善学校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以劳动教育为重要育人途径,开发课程公园,校园遍布适合不同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点,充分满足学生潜能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闪亮。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曹雷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评价指向学生劳动素养形成,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彰显了劳动课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可见三所学校劳动课程有整体建构、有扎实实施、有显著成效、有校本特色。希望全市各区县、各校继续完善劳动课程建构,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落细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养积极进取、踏实工作、诚实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