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支气管被肿物阻塞近80%,重医大附三院首例硬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为他打开生命通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近日,重医大附三院成功开展了该院首例硬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为一名恶性肿瘤伴重度中央气道狭窄患者解除了生命危机。该手术也标志着该院硬质气管镜下微创介入诊疗技术迈上了新台阶,将造福更多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重医大附三院呼吸内科姚伟主任表示,目前晚期肺癌导致的中央气狭窄的患者越来越多,这部分病人需要应用内镜的介入技术来缓解气道狭窄,本例患者在麻醉技术及相关呼吸支持技术下,行硬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很好地为患者解决了这个难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就诊:发现气管中下段新生物阻塞近80%
“医生,我父亲最近半个月来感觉呼吸越来越费力,由于喘不上气,已经好几个晚上整宿整宿地坐着,根本没法儿平躺下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一间诊室,韩先生万分焦急地向当天接诊的郭小莉主治医师诉说其父亲韩老先生的病情。
原来,72岁的韩老先生,早在半年前就出现反复咳嗽伴痰中带血,后来渐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逐渐下降,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救治,效果不彰。
2023年3月18日,韩先生陪父亲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就医。收治入院后,医生紧急为患者完善胸部CT,发现老先生“右肺上叶及右肺门区团块影,伴双肺、肺门及纵隔多发转移,气管受侵,呈缝隙样狭窄”,随时可能发生呼吸衰竭加重,甚至死亡,可谓命悬一线。
医生立即考虑第二天为患者做局麻下支气管镜检查,但当时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无法平卧完成检查,当务之急是尽快为患者去除气道内肿物打开气道。

方案:硬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具有更好的优势以及更高的安全性
呼吸内科主任姚伟详细地了解患者病情后,带领呼吸内科介入团队与该院麻醉科专家团队反复沟通、讨论患者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家属做好充分沟通,结合患者气管中下段新生物阻塞约70%,硬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具有更好的优势以及更高的安全性,决定实施全麻下硬质气管镜下介入治疗。
术中见气道中下段新生物,表面附着坏死物,管腔阻塞约70-80%,予圈套器圈套,电刀反复电凝、电切,去除大部分肿瘤组织后,见气管中下段管腔较前明显通畅,终于为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
现场所有医护都为韩老先生高兴,麻醉科杨天德主任说:“老爷子今天晚上终于不用再一坐一宿了!”
后来,患者病理结果显示:(主支气管新生物)非小细胞肺癌,结合免疫组化符合腺癌。患者诊断明确,目前正准备接受后续系统性治疗。



优势:硬质气管镜应用于介入治疗更加方便和安全
硬质气管镜是通过将一根金属硬管放入气管/支气管,然后相关检查和治疗的器械由此管子进入,完成相应检查和治疗等。
近年来,随着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发展,硬质气管镜应用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硬质气管镜内径孔道相对于常规软质支气管镜大,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效保障术中患者的通气安全,尤其在中心性气道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硬质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具有优势,更加方便和安全。
什么情况下需要硬质支气管镜检查呢?
1.气道异物:直视下协助异物取出;
2.气道狭窄或阻塞:尤其适用于中央型气道阻塞,开通气道过程中有利于各类器械的通过,此外还可联合冷冻治疗、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解除中央气道阻塞;
3.放置及取出特殊支架如Y型金属支架、硅酮支架等;
4.气道大出血:可视下进行抽除积血、纱布或球囊压迫止血和激光或电凝下止血;
除了硬质支气管镜检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介入团队还成熟开展多种检查及治疗项目,包括内科胸腔镜、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经支气管镜粘膜活检(TBB)、经支气管镜透壁肺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EBUS-TBNA);以及气道良恶性狭窄的各种治疗技术:包括冷冻治疗、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支架植入、球囊扩张术、各种气道瘘封堵术、支气管活瓣肺减容术等。(院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