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头部影视制作公司、知名演员纷纷入场,风口上的微短剧成了吗?
日前,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微短剧行业成为本届视听大会的热议焦点。国内微短剧从2021年开始兴起,到2022年的全面爆发,凭借着门槛低、成本低、短平快等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大量小微型影视工作室或私人影视制作者开始加入微短剧创作行列,也有人从中挖掘到了“第一桶金”。

文化杂谈|头部影视制作公司、知名演员纷纷入场,风口上的微短剧成了吗?

来源:扬子晚报网2023-04-03

日前,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微短剧行业成为本届视听大会的热议焦点。国内微短剧从2021年开始兴起,到2022年的全面爆发,凭借着门槛低、成本低、短平快等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大量小微型影视工作室或私人影视制作者开始加入微短剧创作行列,也有人从中挖掘到了“第一桶金”。但是随之而来的争议声也未曾消停。进入2023年后,在数量翻番的基础上,质量能否也实现跃进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风口上的微短剧

距离出圈爆款还有一步之遥

从2021年到2023年,微短剧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迅速成为了主流内容市场的关注焦点,这确实也和微短剧独有的市场优势有关系。根据本届大会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微短剧受众规模大,最近半年内,50.4%的短视频用户看过三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长度在三到五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19岁及以下年龄用户的收看比例为50.9%,其中喜欢收看的占38.8%。与此同此,《报告》还指出截止到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4亿,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占比达40.3%,是产业增长的主要来源,短视频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

短视频庞大的市场和全年龄层的用户规模构成了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同时,大量观众厌倦了长剧注水,不少长剧集数也开始向12集的迷你剧体量靠拢,剧情紧凑、精炼,冲突开展迅速这些需求恰都是微短剧所追求的。从最初的抖音、快手平台用户自制的微短剧,再到爱奇艺、优酷、腾讯等主流长视频平台开启微短剧创作专项扶持,如今的微短剧确实正处于风口之上。

但是能说2022年微短剧成气候了吗?这话要说恐怕还为时尚早,从整体数据来看,微短剧行业确实出现了《大妈的世界》《虚颜》《千金丫环》等小范围内的爆款,但整体精品率仍然偏低,与爆款长剧的影响力更是无法相较。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的2020年至2022年长视频平台上新微短剧正片有效播放的前十名,类型重合度极高,“甜宠爱情”几乎就能概括所有。同时,仍有大量观众对微短剧持有较为负面的印象,并有网友觉得稍有名气的演员选择出演微短剧是“没资源”“掉价”,在内容方面,情节套路化、题材同质化是一方面,制作粗糙、低俗擦边是更为致命的问题,这一部分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微短剧行业也很难得到健康发展。

主流影视公司“下凡”后

市场期待更多精品创作

相较于2021年,2022年后微短剧市场出现的明显改变在于主流影视公司的“下凡”,包括柠萌、华策、完美世界、唐德、嘉行在内的一批主流影视制作公司开始投入微短剧内容创作,相较于小作坊式的工作室,主流影视公司的入场可以称之为降维打击,尤其是在布景、服化道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主流影视制作公司的入场也带来了不少本身就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艺人加入微短剧的演出,比如李现、秦岚等传统长篇电视剧演员,也都在微短剧中有所涉足。

与过去的小作坊式影视工作室出品的不同,主流影视公司带来的微短剧还呈现出“IP嵌套”的特点,这些影视机构本身累积了相当数量的IP资源,微短剧成为了长剧IP内容的一个补充,比如颇受市场欢迎的长剧《唐朝诡事录》就制作了衍生微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芒果TV出品的综艺《明星大侦探》也推出了衍生微短剧《片场谜案》《目标人物》,其中也不乏在豆瓣上评分获得8分的佳作。

主流影视公司的加入也让市场对微短剧有了更多期待,尤其是在内容方面,精品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本届视听大会主题论坛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从全局出发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微”而不弱,以“小切口”讲好中国故事“大主题”;第二,“短”而不浅,以“小体量”呈现中国人民“新群像”;第三,“剧”有品质,让“微而精、短而美”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大方向。

风口上的微短剧已经受到了主流市场的关注和热捧,行业的重视平台的投入都让我们能够看到微短剧行业有着更多可能。也因此,我们期待着有更多口碑佳作出现,让风口上的微短剧真正成为一场能够刮出影响力的大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文化杂谈|头部影视制作公司、知名演员纷纷入场,风口上的微短剧成了吗?

2023-04-03 09:55:44 来源:

日前,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举行,微短剧行业成为本届视听大会的热议焦点。国内微短剧从2021年开始兴起,到2022年的全面爆发,凭借着门槛低、成本低、短平快等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大量小微型影视工作室或私人影视制作者开始加入微短剧创作行列,也有人从中挖掘到了“第一桶金”。但是随之而来的争议声也未曾消停。进入2023年后,在数量翻番的基础上,质量能否也实现跃进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风口上的微短剧

距离出圈爆款还有一步之遥

从2021年到2023年,微短剧用不到三年的时间迅速成为了主流内容市场的关注焦点,这确实也和微短剧独有的市场优势有关系。根据本届大会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微短剧受众规模大,最近半年内,50.4%的短视频用户看过三分钟以内的微短剧、微综艺、泡面番(长度在三到五分钟左右的动画短片),19岁及以下年龄用户的收看比例为50.9%,其中喜欢收看的占38.8%。与此同此,《报告》还指出截止到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4亿,超过即时通讯,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其中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占比达40.3%,是产业增长的主要来源,短视频成为吸引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

短视频庞大的市场和全年龄层的用户规模构成了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同时,大量观众厌倦了长剧注水,不少长剧集数也开始向12集的迷你剧体量靠拢,剧情紧凑、精炼,冲突开展迅速这些需求恰都是微短剧所追求的。从最初的抖音、快手平台用户自制的微短剧,再到爱奇艺、优酷、腾讯等主流长视频平台开启微短剧创作专项扶持,如今的微短剧确实正处于风口之上。

但是能说2022年微短剧成气候了吗?这话要说恐怕还为时尚早,从整体数据来看,微短剧行业确实出现了《大妈的世界》《虚颜》《千金丫环》等小范围内的爆款,但整体精品率仍然偏低,与爆款长剧的影响力更是无法相较。根据猫眼专业版统计的2020年至2022年长视频平台上新微短剧正片有效播放的前十名,类型重合度极高,“甜宠爱情”几乎就能概括所有。同时,仍有大量观众对微短剧持有较为负面的印象,并有网友觉得稍有名气的演员选择出演微短剧是“没资源”“掉价”,在内容方面,情节套路化、题材同质化是一方面,制作粗糙、低俗擦边是更为致命的问题,这一部分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微短剧行业也很难得到健康发展。

主流影视公司“下凡”后

市场期待更多精品创作

相较于2021年,2022年后微短剧市场出现的明显改变在于主流影视公司的“下凡”,包括柠萌、华策、完美世界、唐德、嘉行在内的一批主流影视制作公司开始投入微短剧内容创作,相较于小作坊式的工作室,主流影视公司的入场可以称之为降维打击,尤其是在布景、服化道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主流影视制作公司的入场也带来了不少本身就有一定市场号召力的艺人加入微短剧的演出,比如李现、秦岚等传统长篇电视剧演员,也都在微短剧中有所涉足。

与过去的小作坊式影视工作室出品的不同,主流影视公司带来的微短剧还呈现出“IP嵌套”的特点,这些影视机构本身累积了相当数量的IP资源,微短剧成为了长剧IP内容的一个补充,比如颇受市场欢迎的长剧《唐朝诡事录》就制作了衍生微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芒果TV出品的综艺《明星大侦探》也推出了衍生微短剧《片场谜案》《目标人物》,其中也不乏在豆瓣上评分获得8分的佳作。

主流影视公司的加入也让市场对微短剧有了更多期待,尤其是在内容方面,精品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本届视听大会主题论坛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从全局出发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微”而不弱,以“小切口”讲好中国故事“大主题”;第二,“短”而不浅,以“小体量”呈现中国人民“新群像”;第三,“剧”有品质,让“微而精、短而美”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大方向。

风口上的微短剧已经受到了主流市场的关注和热捧,行业的重视平台的投入都让我们能够看到微短剧行业有着更多可能。也因此,我们期待着有更多口碑佳作出现,让风口上的微短剧真正成为一场能够刮出影响力的大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娇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