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校长李潇珂荐书《荒野上的大师》

核心导读: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精神,推动重庆市全民阅读工作和书香校园建设,第二届“重庆校长读书会”活动暨“2023推荐给全市青少年的100本好书”活动正式启动。全市大中小学校百名书记校长荐好书、写书评,引领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形成“全民阅读、从小做起”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推荐好书:《荒野上的大师》
推荐理由:学术百年,群星璀璨。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既要构建见天地、晓世界的理论认知体系,还要培养行千里、致广大的实践认知格局。从理论到实践,于实践悟理论,知行合一,涵容天地,与时俯仰,始终如一。百年前,具有世界水准和深远影响力的现代高等学术机构,如中国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院、中国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他们倡导的尊崇科学,崇尚实证的精神便是最真实的写照!
追求真理,从实物考证出发;仰望星空,从脚踏实地开始。作者从现代大文豪鲁迅曾经挖煤的故事讲起,重现他与他人合著《中国矿产志》的细节场景,发人深省,让人动容。接着,荒野上的大师们渐次映入眼帘:如拥有地质学、动物学双学位,掌握多种外语,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丁文江;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研究地质、岩石和古生物的翁文灏;人类学博士,被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世界级语言学家赵元任;从事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梁思永;发现山西佛光寺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还有陈寅恪、梁启超、王国维、董作宾等。每一位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是文化中国星空中灿烂的星辰,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中国学术新纪元。
历史虽已远去,但风华不减当年。不管是丁文江的“登山必到峰顶,移动必须步行”,还是傅斯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梁思成的“‘百闻不如一见’的“见”的科学精神,无不诠释了中国近代学术在古今转型与中西交融时空里形成了新的学术规范,也为当代中学生步入社会,培养实证精神提供了最好的研究范式。
个人简介:李潇珂,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基础教育“教育资源评审专家,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全国高中英语课堂展评优秀指导教师、两次荣获市级教学成果奖、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重庆市新时代好校长;主持、参研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重庆市教育学会多项课题及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多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获得国家级、市级一等奖,所主持的《基于“名校网络课堂”的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和《面向未来教育空间的巴蜀中学 5G 智慧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应用》分别成功入选教育部、工信部评选的国家级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