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村联建深耕“希望的田野” 巴南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该镇已引入10余家农业企业并结对所在村,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0万元。

跨村联建深耕“希望的田野” 巴南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巴南日报2023-04-12

“这一片田刚刚种上水稻,后面陆续还会种玉米、辣椒,过几个月来看,又不一样咯!”农忙时节,巴南区圣灯山镇圣灯山村27社的李国兵忙得不亦乐乎。干完自己地里的农活,他还要去村里的农业公司打工,“心里有盼头,忙也是幸福!”

2022年是巴南区“基层组织提升年”。圣灯山镇聚焦“夯实联建组织基础、发挥联建组织作用、增强联建工作实效”主线,按照“1+N”模式统筹聚合联建力量,邀请区级部门、国有公司、民营企业等72家单位与村居“联姻”结对,通过村企、村机关联建的跨村联建模式,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党建力量。目前,该镇已引入10余家农业企业并结对所在村,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0万元。

圣灯山镇圣灯山村撂荒地经整治变良田。记者  李攀  摄
圣灯山镇圣灯山村撂荒地经整治变良田。记者  李攀  摄

山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圣灯山村引入的企业之一。“带领乡亲们致富,让村里发展越来越好,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该公司负责人杨松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圣灯山人,也是一名中共党员。2022年,他与同伴一起承包了村里300多亩撂荒地,经整治变成了良田。

杨松透露,现在部分农田已经种上水稻。接下来,他打算将剩下的土地种上辣椒、高粱、菌类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同时长期雇佣村民在公司打工,让大家在“家门口”赚钱。

“出门就上班,还能照顾家人,地里也不荒了,这可是一举多得哟!”李国兵是山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员,以前外出务工,离家远有牵挂,也不能安心工作。现在村里有了企业,返乡工作既能照顾家人,又能管好庄稼,每月固定收入2000多元,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据圣灯山村党委书记孙述兵介绍,通过村企联建,村里的撂荒地已全部实现复垦,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5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2.7万元左右。

其实,圣灯山村只是全区推进党建引领村企联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据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为深化拓展“基层组织提升年”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巴南区全面启动实施“党建引领·百村振兴”行动,以“村村联”“村企联”“村机关联”“村校联”为抓手,通过组织搭桥、项目牵引等方式,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搭建参与乡村振兴平台,合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目前,我们已从全区近千家高校、央企、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较大单位中,择优确定了292家单位实施联村共建,共同参与乡村振兴。”该负责人介绍,在广泛征求各镇(街)、村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区委研究确定首批联建共建单位292家,涉及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部分央企、市管单位、在渝高校、金融(保险)机构、民营企业等战线,覆盖行政村189个。

在此基础上,各村和结对共建单位迅速接洽,找准利益结合点和合作切入点,签订共建协议,明确联建模式、联建职责、联建机制以及共建项目(帮扶措施)等“契约化”共建内容,为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落实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四种联建模式还将通过推出帮思想带观念、帮班子带队伍、帮技术带人才、帮产业带市场、帮改革带发展、帮文化带乡风等六方面30项重点措施,助力联建村乡村振兴发展。

据悉,今年,巴南区将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实现85%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40个以上。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跨村联建深耕“希望的田野” 巴南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3-04-12 06:30:03 来源:

“这一片田刚刚种上水稻,后面陆续还会种玉米、辣椒,过几个月来看,又不一样咯!”农忙时节,巴南区圣灯山镇圣灯山村27社的李国兵忙得不亦乐乎。干完自己地里的农活,他还要去村里的农业公司打工,“心里有盼头,忙也是幸福!”

2022年是巴南区“基层组织提升年”。圣灯山镇聚焦“夯实联建组织基础、发挥联建组织作用、增强联建工作实效”主线,按照“1+N”模式统筹聚合联建力量,邀请区级部门、国有公司、民营企业等72家单位与村居“联姻”结对,通过村企、村机关联建的跨村联建模式,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党建力量。目前,该镇已引入10余家农业企业并结对所在村,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50万元。

圣灯山镇圣灯山村撂荒地经整治变良田。记者  李攀  摄
圣灯山镇圣灯山村撂荒地经整治变良田。记者  李攀  摄

山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圣灯山村引入的企业之一。“带领乡亲们致富,让村里发展越来越好,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该公司负责人杨松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圣灯山人,也是一名中共党员。2022年,他与同伴一起承包了村里300多亩撂荒地,经整治变成了良田。

杨松透露,现在部分农田已经种上水稻。接下来,他打算将剩下的土地种上辣椒、高粱、菌类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同时长期雇佣村民在公司打工,让大家在“家门口”赚钱。

“出门就上班,还能照顾家人,地里也不荒了,这可是一举多得哟!”李国兵是山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员,以前外出务工,离家远有牵挂,也不能安心工作。现在村里有了企业,返乡工作既能照顾家人,又能管好庄稼,每月固定收入2000多元,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据圣灯山村党委书记孙述兵介绍,通过村企联建,村里的撂荒地已全部实现复垦,农业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今年,村集体收入预计突破5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2.7万元左右。

其实,圣灯山村只是全区推进党建引领村企联建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据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为深化拓展“基层组织提升年”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巴南区全面启动实施“党建引领·百村振兴”行动,以“村村联”“村企联”“村机关联”“村校联”为抓手,通过组织搭桥、项目牵引等方式,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搭建参与乡村振兴平台,合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目前,我们已从全区近千家高校、央企、金融机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较大单位中,择优确定了292家单位实施联村共建,共同参与乡村振兴。”该负责人介绍,在广泛征求各镇(街)、村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区委研究确定首批联建共建单位292家,涉及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部分央企、市管单位、在渝高校、金融(保险)机构、民营企业等战线,覆盖行政村189个。

在此基础上,各村和结对共建单位迅速接洽,找准利益结合点和合作切入点,签订共建协议,明确联建模式、联建职责、联建机制以及共建项目(帮扶措施)等“契约化”共建内容,为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落实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四种联建模式还将通过推出帮思想带观念、帮班子带队伍、帮技术带人才、帮产业带市场、帮改革带发展、帮文化带乡风等六方面30项重点措施,助力联建村乡村振兴发展。

据悉,今年,巴南区将全面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薄弱村”,实现85%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超过50万元的村达到40个以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