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核心导读:
近日,一封跨越了千里的感谢信,以云端的形式从海南来到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信中写道:“感谢重庆三峡职院老师们的精心组织和安排,让我们不仅领略到大山之美,更加体验到重庆政府和人民靠山吃山、变山为宝的现代化科技农业模式……”
原来,近期有74名来自海南的学员不远千里来到重庆,参加了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办,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协办的“2022年海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农业经理人培训班”第二阶段(重庆)实践学习活动。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为这74名学员准备了一场碰撞火花、凝聚智慧的饕餮盛宴。通过5天的实地考察学习,学员们将如何把学习到的宝贵真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农业职业经理人在乡村大舞台上,唱响振兴华章?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带您一同走进这批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领头羊”和“雏燕”,了解他们在此次重庆之旅中的所见、所闻、所学和所想。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郭晓彤 实习生 邓鑫芸)“去到重庆,你们会和许多成功的农业创始人零距离接触,去感受他们在创业中的激情,去了解他们成功的案例,进而受到更多的启发......”
怀揣着强烈的求知欲,李初与74名学员一同踏上了前往重庆的学习之旅。在此过程中,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天坪山云林天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更是让李初遇见了乡村振兴中“诗与远方”。
坚持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80后的李初曾做过销售,跑过运输,一番折腾后于2008年回到家乡,干起了农业。
他先后养殖过鸡、鸭、鹅和肉鸽。2017年初,李初在吉阳中廖村承包了30亩地,建起了农庄。目前,作为三亚初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的李初,在带领农户种植、销售斑兰的这条赛道上,势头正浓。
李初表示,在他传统的观念中,“有关斑兰的种植、销售,只是单纯的在做买卖。”而云林天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为他开辟了一条“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的新思路。
从一个苗木园区变为现在的苗木景区,甚至变为国家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云林天乡何以完成如此巨大的转变?
据李初回忆,当他去到云林天乡后,他看到了许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此研学。
在研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沉浸式体验到农耕文化,还可以体验园林艺术、茶艺,参与水果栽培等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如此,云林天乡景区内还有露营、烧烤、咖啡、萌宠园、民宿等多种业态,可供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生存经营和价值发展’是此次重庆学习带给我的最大感悟。”李初表示,当云林天乡的发展与研学“绑定”在一起后,其生存经营便有了一定保障。在教育资源的助力下,当农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结合,其可持续化发展经营的价值便得以凸显。
盘活现有资源
描绘美丽乡村“斑兰”图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李初表示,现在所在的三亚初香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建立起了合作社加农户模式,带动附近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把苗发给农户,让更多农户参与种植,我们回收种植好的斑兰后,负责帮他们售卖,从而达到让农户实实在在增收的目的。”
李初介绍,斑兰既可林下套种,也可在房前屋后种植,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同时,斑兰还可以被用来制作美食,用于烘焙、餐饮等行业。
因此,以云林天乡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例,如何盘活其手中现有的斑兰资源,带动农户共同富裕,描绘美丽乡村“斑兰图景”,是李初接下来将要思考的方向与重点。